(资料图)
原标题: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施行一年来,北京国际化“颜值”与“言值”双提升
优良语言环境扮靓首都“国际范儿”
“家门口”的外语办事窗口、可以直接英语对话的12345热线、愈发规范地道的外语标识、持续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国内首部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施行一年来,更便利的外语服务、更健全的外语设施和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推动本市国际化“颜值”与“言值”双提升,首都“国际范儿”成色越来越足。
去年5月31日,一位牙买加籍人士在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享受了周到服务。从办理业务类型,到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再到如何前往办理地点,工作人员殷玲丽用英语与其耐心交流,“手把手”帮助办理业务。这是本市大力提升公共服务领域外语便利化的缩影。据介绍,目前全市435个政务服务中心设立369个外语办事窗口、7700个外语标识牌,配备349名外语服务人员、255个外语服务交流设施,组建50支外语导办团队,可以提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服务。这些窗口广泛分布在市、区和镇街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与过去外籍人士只能到指定几个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咨询,形成鲜明对比。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已累计提供外语帮办服务5万多人次,服务企业近1.5万家,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国际化服务。
为方便外籍人士通过电话咨询信息、反映问题、获取服务,本市设立多语言呼叫中心,为12345、110、120、119等公共服务热线提供8个语种的第三方电话翻译服务,去年提供的电话翻译服务次数同比增长超九成。12345这条暖心的民生热线服务范围也拓展至外籍人士,特别增设了英语专席,实现“接诉即办在耳畔”。
如今,外籍人士在京工作、学习、生活更加便利。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推出8个语言版本服务,各类政策信息动动指尖就能看,网站访问量迄今累计7000多万次,覆盖范围扩大至201个国家和地区。全市设立8家国际医疗试点医院,50余家医院初步实现外语全流程服务,消除就医语言障碍。在京银行网点也纷纷设立外语服务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士办理金融业务便捷度。
除了优化外语服务,本市还将工作着力点投向直接彰显城市国际形象的“门面招牌”——外语标识。“小心地滑”英语翻译从“Carefully Slide”纠正为“Caution!Wet Floor”,“小心碰头”从“Careful to Meet”纠正为“Mind Your Head”,“出口”“入口”从“Import”“Export”纠正为“Entrance”“Exit”……从一字一词入手,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对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展开精细化“体检”,对词不达意、语法错误、拼写不全的立即整改。当前,外语标识的规范性大大提升。2022年度专项监测评估结果显示,各区准确率均高于94%,全市综合准确率达到98.27%。
在此基础上,外语标识相关管理规范逐步健全。《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收录高频词条2203条,为全市外语标识翻译定下“模板”。市政府外办会同相关部门逐一列出清单,明确列举全市应当设置使用外语标识的公共场所和信息种类,其中涉及公共场所从773处增加至832处,对大型国际活动承办和接待场所、国际人才社区、交通站点、文化旅游场所等多类重要公共场所实现全覆盖。
如今,一支支外语志愿服务队伍、一位位志愿者不仅活跃在重要国际活动现场,还从事着城市热线幕后翻译、博物馆外语讲解等服务。目前,“志愿北京”平台登记在册的外语志愿服务队伍已有12支,队伍基础进一步壮大。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