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日前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将更加壮大,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将达到100%,城乡社区服务智慧网络将基本建成,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资料图)
鼓励党员带领群众开展社区服务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结合“十四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基层治理新任务,规划提出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5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将达到100%,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将达到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以上,居民活动区域面积将达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到2025年,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将达到100%,城市社区政务通用自助服务覆盖率将达到100%,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将达到26人。
规划要求完善党建引领机制,强化党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城乡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社区(村)居民为主体,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开展社区服务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党领导下、居(村)民委员会主导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事项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机制,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城乡社区开展服务。鼓励党员在社区发起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带领居民群众开展自助、互助和公益服务。
规划提出,要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服务组织架构,形成全市上下贯通的社区服务组织体系。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力量,鼓励驻区企事业单位、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事业产业。
鼓励开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
规划明确,要扩大城乡社区服务有效供给。“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增强城乡社区协助开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让城乡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办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加强拥军优属、文化体育、应急安全等服务保障,推动各类资源向社区(村)下沉。增加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邮政、金融、电信、供销、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
便民服务方面,将巩固提升“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成果,丰富城市社区服务内容,拓展农村地区覆盖率。引导市场、社会力量发展城乡社区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态。推动物流配送、快递、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辐射符合条件的社区(村)。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推进新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标。规划明确,新建小区的社区服务管理用房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有条件的社区可将服务设施向小区延伸。
规划提出,要精简整合办公空间,推行开放式办公,增加居民活动区域面积。鼓励通过多种方式,统筹利用社区各类存量房屋资源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体,用于养老托育、社会心理、邻里互助、阅读空间、创业就业等服务。
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开展服务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基本建成网络联通、数据共享、响应迅速的城乡社区服务智慧网络。规划提出,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延伸,完善社区(村)政务自助便民服务网络布局。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城乡社区智慧化大数据库和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城乡社区互动交流平台,推广社区网络群组建设,创新大数据支持下的“掌上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提升社区工作效能。
依托智慧社区建设,本市将推进服务设施、服务商、项目数字化,推动社区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同时,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留必要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实现政务服务社区(村)全覆盖,实现水、电、气、热收费能够在移动终端缴纳。
本市还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规划,本市将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完善工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待遇。逐步形成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