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9月22日一大早,一台台满载板栗的农用三轮车驶进位于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萌芽村的利民板栗专业合作社收购站。站内,两台叉车往来穿梭,工人正在包装生产线上忙碌。合作社负责人梁贵军告诉记者:“这批货能走200多万公斤,全村的板栗销路基本有了保障。”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板栗树漫山遍野,一个个“刺毛球”挂满枝头。山坡上,村民梁忠奎和工人正忙着采收,200多亩的板栗园一派丰收景象。
梁忠奎告诉记者,眼下正是板栗“下树”旺季。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板栗产业,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他学会了板栗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从一个板栗种植的“门外汉”成长为村民眼中的“土专家”,种植的板栗园也成为示范园。
萌芽村板栗种植有300多年历史,适宜的气候、良好的光照条件以及深厚的土层,造就了板栗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但是,把板栗树变为“摇钱树”,并非一蹴而就。前些年,因树本老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萌芽村的板栗产量和质量一度走入低谷。为破解发展瓶颈,村里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推广、龙头带动等措施,为板栗种植产业“复兴”创造有利条件。
“紧盯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梁贵军说。2005年,梁贵军率先对自家的老树进行品种改良,转年见果,喜获成功,板栗产量及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对自家板栗园进行“升级”。通过改良品种,萌芽村板栗产量比之前翻了一番,板栗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2009年,萌芽村成立了合作社,对村民种植板栗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还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分散式经营转变为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效益,使全村板栗产业驶上“快车道”。如今,全村板栗种植面积8000亩,400余户村民家家都有板栗树,全村板栗年产量800余吨,总收入达400余万元。
徜徉村中,干净宽敞的沥青路穿村而过,宽敞整洁的文化休闲广场映入眼帘……富裕起来的村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萌芽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修缮道路、安装路灯、疏浚河道,同时开展绿化美化、实行垃圾分类等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使乡村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辽宁日报记者 蔡晓华)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