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零废弃”小院厉害了,1个月只产生15斤垃圾
一个月,一家人能产生多少垃圾?对于家住草厂七条13号院的李洪盛家来说,答案是5小桶、约15斤。去年10月,东城区前门街道试点打造首个“零废弃循环小院”。运行几个月以来,这个胡同人家过上了“零废弃”生活。
花池里搭“蚯蚓塔”变废为肥
" width="100%">
蚯蚓塔
春光灿烂,草厂七条13号院里绿意盎然。院当中,花盆里,茉莉、丝瓜苗、文竹等长势旺盛,花池里韭菜齐齐整整。李洪盛正忙着翻新土,将沤好的液态肥洒进土里,“这液态肥可是宝贝,纯天然的,劲儿大,养出的茉莉、韭菜,壮实着呢!”
廊架一角,一个绿色的垃圾桶上标着“厨余堆肥桶”,上面一个盖子,底部一个龙头。掀开一瞧,里面橘子皮、青菜叶等厨余垃圾浸在水里,发出微微的酸味。“平时把果皮、菜叶子扔里头,加点堆肥菌、水,沤好之后底下有个篦子自动过滤,打开龙头,液态肥就流出来了。”李洪盛解释道。
堆肥的不光这一处,小院花池里,看起来平平无奇的PVC管搭起了“蚯蚓塔”。30余厘米高的废旧PVC管直立着,一半埋在土里,一半露在外面。掀开最上层的塑料薄膜,里面是鸡蛋壳、菜叶子。PVC管旁的土壤深处,蚯蚓蜷曲着身体,在土里打着滚。“埋在土里的管外面打着孔,蚯蚓钻进管内,‘吃’烂菜叶子、鸡蛋壳,吐出有机肥料,让小花池的土越来越肥。”李洪盛娓娓道来。
收集雨水浇花养鱼
不光厨余垃圾,天然的雨水,也是宝贝。
小院南墙上方,一根两米多长PVC管敞口对着天空,一直通到房顶、墙檐顶部的排水口,底下接着一个空的大桶。“这是雨水收集系统,今年开春以来下了几场雪雨,足足接了五桶半,算下来足有165公斤。”收集的雨水,李洪盛有的用来浇花,有的倒进了鱼缸。南墙根底下的大鱼缸里,收集的雨水泛着淡黄色,缸底结着薄薄的青苔,金鱼欢快游弋。
" width="100%">
小院的雨水收集系统
除此之外,小院里处处可见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废旧不锈钢长杆打孔做成挂物杆,篦子、小架子、水管都被收集得整整齐齐;廊架上安装了三个太阳能灯,不用插电,晚上自动感应点亮小院;自家种的丝瓜晒干后做成抹布,并和街坊四邻分享……
“零废弃生活几个月,我们老两口都已经成了习惯,有了天然的肥料、雨水,有了植物、花鸟虫鱼,我家小院越来越原生态。”李洪盛说。
200平方米小院只有“一桶一袋”
去年10月,前门街道着力“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学生和专业社工帮助下,启动“零废弃循环”院落建设,从居民报名中选取院落基础好、主动性高的李洪盛家作为试点,改造小院、并带领居民从源头减量。
" width="100%">
李洪盛进行厨余垃圾堆肥
“零废弃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从源头减量,最大程度减少垃圾,并让可回收物最大程度利用起来。”前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轩廷说。
就拿李洪盛家来说,200平方米的小院,平时老两口居住,只有一个厨余垃圾桶、一个垃圾袋:厨余垃圾桶装蒜皮、葱皮等不能堆肥的厨余垃圾;垃圾袋装包装纸、塑料壳等其他垃圾。“能堆肥的厨余我们都堆了,不能堆得就扔垃圾桶,等胡同收垃圾车来,和攒的纸壳子、废报纸一起投,一周也就投一桶、一袋,一个月下来,总量大概15斤左右。”
李洪盛家只是个试点。刘轩廷说,前门街道将继续引导居民从源头减少垃圾、循环利用旧物,并将“零废弃循环”推向更多院落。
李瑶 摄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