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今天上午,记者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发布会中获悉,目前冬奥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气象保障服务已经开始。冬奥首席气象官、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介绍了冬奥气象科技的攻关成果、预报团队建设以及“后冬奥”时期气象成果应用等内容。
从1小时到30天,冬奥气象科技产品可实现“无缝隙”预报
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冬季季风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寒冷、风大、干燥、降水少、温度变化大等大陆性冬季季风气候特点对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提出考验。
要做好冬奥气象服务,首先“硬件”——气象科技要升级。曲晓波介绍,为了提升冬奥赛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以冬奥赛场为核心,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组织实施了复杂地形下的冬季多维度气象综合观测试验。另外,在北京城区、延庆和崇礼及周边共建设各种现代立体探测设施441套,实现了超精密复杂山地+超大城市一体、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其中,延庆海坨山区的气象观测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曲晓波说。
此外,在服务冬奥的气象科技攻关过程中,我国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业务天气预报能力,建成了京津冀区域500米分辨率、冬奥山地赛场核心区域100米分辨率、每10分钟快速更新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预报服务系统,提供从短时临近(0-1小时)到延伸期(30天)的“无缝隙”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
百米级、分钟级意味着什么?曲晓波介绍,此前在预报员们正常的业务中,京津冀地区的天气预报一般是一公里的分辨率,北京城区可以达到500米的分辨率。“百米级”说明预报空间的精度提升了,更有利于对赛区做精细化预报。“大家平常得到的预报,时效性有半天、一天或者一个小时。分钟级是说通过目前的技术手段,我们每10分钟就可以提供一次新的预报,以更好满足冬奥会的需求。”
技术问题的解决,给预报员们精准预报天气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一支集纳了中央、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等气象部门业务骨干的预报团队组建完成。这支52人的团队分别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冬奥组委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服务运动员、教练员及赛事组织方。此后,预报员们连续5年冬季在各个赛区开展实地预报训练,其他季节则安排了国外山地气象培训、国内英语培训及众多场次预报技术研究等,从而不断提高团队业务水平。
从申办、筹办、测试到正赛,冬奥气象服务一路随行
冬奥会组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申办、筹办、测试到正赛,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气象保障服务。曲晓波介绍,筹办阶段,根据北京冬奥组委需求,气象部门2016-2020年连续5年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三个赛区的天气分析报告及天气风险分析报告;2020-2021年为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专家赴各赛区开展考察、踏勘、场地认证等工作提供全程气象服务;此外,气象部门也开展了冬奥会竞赛日程、开闭幕式等气象风险评估,为圆满完成“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提供了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此外,曲晓波介绍,气象部门也建设了冬奥气象服务网站,按照赛区、场馆、比赛项目,可以查阅到详细天气信息,以满足公众观赛、出行的气象服务需求。
一场奥运盛会,能够给城市、国家带来丰厚的 “奥运遗产”。曲晓波表示,“后冬奥”时期要做好气象成果应用,“我们的山地气象三维观测系统、山地气象预报技术团队、山地气象服务成果、研究出的山地气象发生发展机理等,都可以为冰雪经济发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