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活力迸发的制度体系。我们要大胆改革创新,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激励上做“乘法”,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近年来,围绕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我省积极改革创新,大力放权松绑,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全面提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安徽人才30条”1.0版、2.0版、3.0版和“科学中心人才10条”“国家实验室人才18条”等政策,人才配套政策的系统性、竞争力、开放度不断增强,形成“编制周转池”、高级职称“八免”等一批有影响的“安徽品牌”,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需要着力深化改革,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要抓好“育”这个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高校打造高精尖创新中心,培养储备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构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升级“江淮名师”“江淮名医”“江淮名家”“乡村名人”等人才培育工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要抓好“引”这个重点。坚持线上线下并举、柔性引才与专职全职结合,建立“单位出榜、中介揭榜、政府奖补”引才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共建实验室等,不断做大人才总量、扩大人才增量。
要抓好“用”这个根本。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深化“编制周转池”改革,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特聘教授等岗位,让人才既有经济报酬又有社会地位,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要抓好“评”这个关键。坚持破立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把各种导向分门别类梳理定位清楚,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和效果导向,对人才引育投入绩效实行总体考核、中长期考核,尽量减少过程性干预,保持静待花开的耐心,营造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良好环境。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