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察!江南物语|越王城山访古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每日观察!江南物语|越王城山访古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2-17 12:11:29

□沈志权

因为疫情,壬寅整个冬天,几乎居家不出,时间长了,闷得发慌。癸卯新春,阳光明媚,就想出去活动活动筋骨。可逛街我不喜欢,从视频获知西湖周边又人满为患,于是就与女儿卓月选择了我们自以为游人会比较少的湘湖去游玩。


(资料图片)

正月初五上午,我们驾车来到湘湖,谁料这里也是行车接踵,游人如织,停车场入口处都挂上了“已满”告示牌。我们从湘湖东边马路按顺时针绕湖近一周,才在湘湖西北边的时园附近的一个停车场找到一个车位。下车后,见湘湖边游人虽没有西湖拥挤,但也比较密集,卓月对我说:“老爸,你好不容易进入天选之列,湘湖边人这么多,我们今天还是去越王城山吧。”

越王城山山门。

越王城山,史称固陵,俗称越王城,越王台、城山,位于湘湖西北面,属天目山余脉,由杭州转塘附近潜渡钱塘江而入萧山境内,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遗址。成书于汉代的《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云:“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明嘉靖《萧山县志》云:“(城山)去县西九里,其山中卑四高,宛为城堞。吴伐越,次查浦。句践保此拒吴,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

从时园南行不足百米,即到越王城山广场,只见入口处有八尊武士石像分列两旁,气势威武。山脚筑有一道石城墙,墙头五面“越”字旌旗迎风招展;中开一门,门楣书有“越王城山”四个大字;门前两旁置四大鼓,一侧耸立的点将台爬满了厚厚的藤蔓。置身其间,犹闻金戈铁马,一股古战场的气息扑面而来。

洗马池。

进山门,一条石阶伸向山顶。据路旁指示牌介绍,越王城在海拔128米的山顶,此石阶为明代修筑,计500余级,与山顶马门连接。此山虽不高,然石阶较陡,古道两旁树木苍苍,有山泉淙淙絮语,显得格外幽静。行至半山腰,有一亭翼然,名“古越亭”。移步亭中,凭栏远眺,可见山下行人点点,湘湖烟波浩渺。

古越亭以上的古道显得更为险峻,临近山顶,两山夹峙,中留一孔道,形成一道雄关,是为马门。卓月不禁感叹:“这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难怪范蠡要在这里修筑城堡守越抗吴了。”

过马门,前面地势稍显平坦,一座近年修建的石牌坊骑路而立,上书“越王城”三字,两边有一对联:“保栖水掬固陵月,振旅舟迎查浦潮”。穿过石牌坊,行不多远,路左有一绿水大池,池边杂树相生,池中雕塑三匹骏马,二马作引颈饮水状,一马作抬头静观态,是为“洗马池”。洗马池上方,有一方形水池,即传说中范蠡修建的“养鱼池”。相传范蠡曾在此建池养鱼,并著有《养鱼经》,通过养鱼辅助越王句践增强国力,为灭吴复国提供物资保障。后来佛教兴起,城山上曾建有城山寺,鼎盛时期有僧侣500余众,此池也曾一度演变为佛门放生池。

越王祠句践、范蠡、文种雕塑。

过养鱼池,即为越王祠。进祠门,即见句践、范蠡、文种三尊雕塑迎门并排而立。三尊雕塑身材魁梧,线条粗犷,他们目视远方,神情坚毅,灭吴复国的意志与气势喷张欲出,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们向三位历史英雄人物注目致敬后,瞻仰起越王祠内的陈设。祠内除展示“越王句践剑”等物品外,三面墙壁上还装饰有“筑城抗吴”“馈鱼退敌”“临水祖道”“卧薪尝胆”“西施别越”“东南称霸”等壁画。注视壁画,眼前仿佛浮现出2500年前吴越争霸时的一幕幕历史画面:

越王祠西施别越壁画。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离世,其子句践继位。吴王阖闾趁句践初立、越国丧乱之际,兴兵伐越。两军在檇李(今嘉兴西南)展开决战,越王设计以死士阵前自刎大败吴军,吴王阖闾亦被箭所伤,不久死去。阖闾临死之际,叮嘱儿子夫差勿忘灭越报仇。

夫差继位后,日夜操练兵马,誓报杀父之仇。句践不听范蠡、文种劝告,欲先发制人,于公元前494年兴兵伐吴。吴越两军于夫椒(今江苏吴县境内)展开激战,越军惨败。句践率5000残部退至钱塘江边,困守固陵城以御敌。吴王阖闾驻军查浦,因固陵城地势险峻,就围而不攻。阖闾认为越军在山顶无水源,不能久留,围困数日,固陵将不攻自破,就故意派人送去咸鱼。不料山顶有一口大水井,深不可测,养有许多鱼。句践明白阖闾送咸鱼的意图,就以一双鲤鱼回馈。“吴知城中有水,遂解军而去。”(南宋嘉泰《会稽志》)

佛眼泉。

接着,越王句践任命石买为帅,组织越军凭借钱塘江天险抗吴。但石买是个刚愎自用的无庸之辈,被吴军大将伍子胥以疑兵之计击败,钱塘江防线瞬间失守。吴军乘胜追击,攻陷越都,句践被困会稽山中。为避免亡国,句践听从范蠡之计,选择投降吴国。公元前492年5月,句践在湘湖之畔举行“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仪式,把国事托付给文种诸大臣,带着夫人、范蠡等300余人悲壮西去,入吴为奴三年,受尽屈辱,后得吴王赦免。

句践回国后,苦身焦思,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范蠡、文种、计倪、逢同等大臣的辅助下,采用文种“灭吴九术”与计倪“强国七策”,对内广纳贤才,鼓励生育,发展生产,厉兵秣马,增强国力;对吴派出美女西施、郑旦消磨吴王意志,又让文种、逢同暗中贿赂吴国权臣宰嚭,离间吴国君臣关系,害死伍子胥,削弱吴国实力。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句践利用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会盟、吴国国内空虚之机,率五万越军从固陵出发,长驱攻入吴都,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吞灭吴国。夫差自缢而死,句践复国雪耻。灭吴后,句践率军乘胜北渡淮水,与齐、晋等诸侯会盟,向周王室进献贡品,称霸东南,终成中国历史上忍辱负重成就复国大业的英雄,名垂千古。

越王祠后面是一个可容纳上万人马的山坳,两边缓坡草木丛生,裸露处犹见残垣断壁,砖块瓦砾。行数百步,南边缓坡有一小径通往山岗。缘小径行至半山腰,见一块以竹篱围住的岩石,上有一大一小俩石窍,两窍相距一米有余,窍中均储满清泉,是为佛眼泉。旁立一碑,记曰:“据明代嘉靖《萧山县志》记载:越王城内‘石上两窍通泉,围不逾杯,深不盈尺,冬夏不竭,曰佛眼泉。’……”我们一边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边继续前行。

越王城山山顶古城垣遗迹。

来到山顶,见山脊两边的地形完全不同,内为缓坡,外则陡立如刀削。沿蜿蜒起伏的山脊土路行走一周,大约有千余米,地势均为外陡内缓。细看脚下的山脊,有好几处可见高出地面的泥土夯筑的城垣遗迹,而陡峭的外壁也可辨掘凿痕迹。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还各有一宽于城垣的土筑高台遗迹,或是当年供放哨用的瞭望台。这些土筑城垣凭借山脊走向依山而建,虽历经250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已是残破不堪,但其规模、格局仍依稀可辨。西边城垣高台处,在三丈余陡立的外壁下面,有一丘陵小山坡,指示牌上标示为句践“卧薪尝胆”处。小山坡下,如今是一马平川,钱塘江如一条白练镶嵌在滨江大地上。遥想春秋战国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与钱塘江一起构成杭州湾与大海相通,成为越国“大船军”军港。西施别越赴吴、句践先入吴为奴后率军灭吴,均在此启程。

行走在2500余年前的残破城垣之上,两边林莽草长,仿佛看见山下旌旗蔽日,万船齐发,耳畔犹闻战鼓雷鸣,杀声震天……

作者简介:沈志权,教授,发表或出版散文、小说、文论、专著200余万字,现居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