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看点!晚潮|竹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当前看点!晚潮|竹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1-28 14:05:29


(资料图)

□洪信良

竹不是树,而是草。它是麦子、稻子的亲戚,是禾本科植物。笋长多大,竹就长多粗,竹没有年轮。和稻子一样,竹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结籽后就枯萎死亡,大多在50~100岁之间。所以我们通常都看不到竹子开花,也尝不到它的果实“竹米”。因为稀少,竹米被古人神化,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竹寄托着理想品格,苏轼夸口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江南人若居无竹,是存心铲除竹,北方人居无竹,是真心难养竹。《笑林广记》里有陕南人食笋煮箦(竹席)的笑谈,说明当地不长竹。“竹报平安”说的是山西晋阳一寺庙养了一丛竹,管事僧每天要检视汇报一次竹子是否平安,也就是“报竹平安”,可见竹子的稀罕。他们肯定想不到,在南方,有时竹子招人恨。

视觉中国供图。

竹子虽一生只结一次种子,但每年都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地下茎四处蔓延,密实的竹节处会长出很多芽头,到春天几场透雨后,数不胜数的竹笋便狂野地钻出地面,“雨后春笋”就是形容那不可阻遏的气势。湖州安吉一带连绵的群山,放眼望去,郁郁葱葱,青翠养眼,但山上几乎没有一棵树,全是竹。竹太有侵略性了,地下被它强劲的根系霸占了,地上被它两月可长五米的潇洒身躯遮挡了阳光,那些一年只能长粗一小轮的树们,只能甘拜下风,退出竞争。正因如此,重回成都草堂安家的杜甫,收拾装点自家园子,便发出“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恨叹。

杜甫这伪老圃恨竹,事稼穑的真老农自然更怕竹。我小时候还是比较纯粹的农耕社会,每一寸黑土每一块红壤都对应着口粮,所以田野里看不到一根竹,村落里也难得见到竹。

舅舅家屋后有个小池塘,塘边倒有一丛细竹。我家跟竹子结缘也因为外婆家。外婆家黄姓家族有项祖传的副业——竹编,制作竹伞(油纸伞)、麦秆扇竹柄等,后来做得最多的是竹笠。母亲传承娘家的手艺,我小时候好几年,家里的粮食外收入靠娘和姐姐编竹笠卖,剖篾片,在木头模子上编好竹龙骨,上面铺上硫磺熏白的箬叶(就是青箬熏成黄白箬),折边缝好,就制成了遮阳又透风的笠帽,夏日干活可少不了它。我学过编龙骨,编过几件,手艺拙劣。后来上高中时老师叫我们模仿《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写说明文,我写了一篇《笠帽的制作》,陈述了整套制作工序,获古开法老师肯定,当成范文。

竹的好处自不必多说,使用竹筷就可说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汉族文明。竹也是最当得起“风姿”这个词的。《红楼梦》大观园里林黛玉住的是潇湘馆,潇湘就代指竹,说白一点就是竹馆,不过这样就少了潇湘妃子这一层意指。“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人与境合,也只有本为仙子的林黛玉,当得起这一份清雅脱俗、袅娜绰约。

不过世上本没有完美,很多时候优点也就是缺点。就拿爱竹的苏轼来说,为反对王安石“抑兼并”的措施,提出绝不能让“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样捍卫权贵利益的主张。竹子超人的繁殖力,对我家半亩多菜地来说,是个重大的威胁。除夕那天上午,我花小半天跟侵入菜地的竹鞭(地下茎)作战,代价是断了一根锄柄,左手掌起了一个大水泡。不管咋说,也算锄旧迎新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