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何晓婷
记忆中的小时候,除夕那晚,似乎都是在吵闹的鞭炮声中入睡,一到12点,家家户户都会起床点个鞭炮,那一刻,炮声震天。而除了各种烟花爆竹,以前老家还一直有舞龙灯、迎龙灯的习俗,舞灯的人精神抖擞,看灯的人兴高采烈,小孩们最爱的就是在龙灯下钻来钻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各地都陆续调整了放烟花的政策,可惜,在我们这,烟花还是放不了,至于龙灯,也很久没看到了。而对吃货来说,唯有一件事,从小到大一直没变:吃。
老家东阳,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各种本地的特色美食:千祥羊肉、杨梅馃、红糖麻糍、喜字馒头、糯米肠……
其中,最具东阳特色的,必须是糯米肠。虽然做起来麻烦,但对很多人来说,没有糯米肠的过年总归是少了点年味。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这道开胃小菜,这也是每个东阳人的年味记忆。
我家也不例外,即便是10岁的小表妹,开饭前也能先干上一大碗。唯我是家里那个异类。打记事起,一直对它敬而远之,一不喜欢猪大肠,欣赏不来这份美味,二总觉得猪肠洗不干净。直到前两年,因为饿急了,等不及其他菜出锅,吃了点糯米肠垫肚子,自此爱上。
为了这一年一度的“盛宴”,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几天准备好肠衣。通常,一次会做上一大盆,一吃就吃好几天。而后几天,不管去谁家拜年,准能看到炸糯米肠。如果拜年时少了这道菜,客人是催着要的。
大年三十,吃完午饭,奶奶就会站在灶台前忙活:拿出已经清洗好的大肠,先将肠衣剪成三十公分或五十公分不等。取一根肠衣,用苎麻将一头肠衣口子缚紧。我家也没那么讲究,今年没买苎麻,干脆用了红绳代替。然后,再用漏斗,往肠衣内灌入一半左右的食盐水,再灌入三分之一早就已经浸泡过的糯米,将水和糯米搅匀之后,另一头口子用苎麻缚紧。
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个技术活:糯米太多,容易变成“爆”肠,还容易夹生,糯米太少,吃起来又没味道。
但对70多岁的奶奶来说,最难的是,要长时间站着。这糯米肠,往往一做就是两个多小时,家里准备的9斤糯米,要一下子全部做完,还真有些费力,二来,因为老花看不清,她总是扯不出绳子。
灌好肠后,就是蒸煮,而与糯米肠配对的,是老式灶台和大铁锅。农村做饭爱用柴火,小时候,我特别偏爱这活,听着柴火的爆裂声,还能顺便在烧火时给自己谋个福利:待柴火燃尽,冒着红星点点的余炭便是烤番薯的最好时机。这样烤出来的番薯,香味浓郁,撕掉焦脆的外皮后,瓜瓤焦黄,流着糖汁。
好久没窝在小小的炕边,如今再次拿起柴火,倒是有些不太习惯。先加柴将灶预热,等锅中的水烧开一定时间后,去掉一些灶下的柴火,改用慢火煮。火焰熏得我整个人热乎乎,但糯米的清香,也逐渐弥漫了整个厨房。
年夜饭上,桌上摆着各种硬菜,但最早空盘的,还是这盘最朴素的糯米肠。把刚出锅的肠切段,不用蘸任何调料,原汁原味的味道最抓人胃。我还更喜欢炸糯米肠,煎过的肠,金黄酥脆。
东阳有句古话:“糯米肠,长又长,保佑新年样样长。”糯米肠不仅仅是不可或缺的过年美食,也寓意着幸福祥和,期望全家新的一年生活更好更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