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你的年忙得怎么样了?
【资料图】
如果翻开书页,可以读到,“忙年”这件事,往往在今天抵达高潮。
《红楼梦》里的这一天,“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甚至从大门到正堂,“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这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名场面,而从历史中一路走来的大众,也在这一天尽自我之力,置办吃穿用度,等待辞旧迎新。
鲁迅日记里的这一天,先生大概会拟好一张书单,借着春节去淘一淘。否则,他那些年春节购书的地点、书目,又怎会在今天的网络上被津津乐道——单说110年前的1913年春节,他曾四逛书市,购书60多册。这种阅读的热情,也足以解释他为何会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中,光顾了内山书店五百余次。
忙年,关乎物质,也关乎精神。在物质丰裕的当下,后者更为重要。
癸卯兔年的曙光,即将映入我们的生活。不管你习惯于以阳历还是以阴历来划定一年之始,毫无疑问的是,新一年已扑面而至。
如何与过往告别,踏入新的时间河流?
在这个年二十九的下午,可与“书香迎新”第四度相约——
今天下午2:30,著名作家阿来领衔,“书香迎新 读以致远”TALKSHOW的6位(组)领读者在线上开讲,他们将从自身经历与行业实践出发,与大家共同探索阅读所能抵达的生活之远、地理之远、历史之远、思想之远……
【一】
今年的“书香迎新”,像歌词里写的那样:“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2019年12月31日,它在杭州面世,逐渐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品牌活动,也是大众期盼的年度文化盛事。每到岁末或年初,各行各业的领读者为此汇聚西子湖畔,与大众共同“阅见世界”、“阅享美好”、“阅向未来”。
三年,一千余天。“书香迎新”名单不断生长——作家阿来、航天专家焦维新、摄影师肖全、古典诗词研究学者张静、考古学者刘斌、鸟类学博士陈水华、丝绸文保专家周旸……如今,这个名单上,已有28位(组)具有跨界影响力的名字。
受疫情影响,这次“书香迎新”经过两次改期,终于在兔年春节之前与翘首以盼的读者相见。
疫情三年,“书香迎新”也是见证者。
三年有余,四次相聚,28位(组)领读人或是奔赴杭州,或者线上亮相,不过是为了一件事:探讨万卷诗书与万里行途的关系。
在形式多样的跨年活动中,为什么“书香迎新”在疫情围困的艰难之下,会一直坚持?
如同“新桃换旧符”,如同鲁迅先生的“疯狂购书”,也如同春运的一张车票……“书香迎新”逐渐成为迈入新一年的仪式感,其中蕴含催人奋发的力量。
而当我们从过于漫长的三年中终得挺身而出时,这种需要更为迫切。这也是这次它一再改期,但坚持要与大众相约的原因所在。
同时,作为阅读的引领,TALKSHOW的方式,更适合多元而忙碌的当下。
任何个体,精力有限,而每年的出版物浩如烟海,我们如何能找到更多的优质读物?TALKSHOW作为一种分享方式,可以让听者借用他人的身体力行,遇见更广阔的世界,包括阅读本身,也包括为人处世之道。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整个人类史,也是一部分享史。
【二】
这一次“书香迎新”的主题是“读以致远”。那么,阅读何以致远?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种状态或先后或交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在疫情阻滞的三年,读书无虞,行走却只有断断续续的自如。每年一度的“书香迎新”,以他人的所读所行打开了广阔而深远的视野。
它带领我们步入不同的领域。
大众的日常所读,通常是读一点文学作品,读一点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功用之书,大概不太会去涉足文博、摄影、编剧、航天、心理学、鸟类学等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领域。
当作为各界佼佼者的28位(组)领读人陆续来到面前,“书香迎新”引领了探寻多领域的风尚。当然,这不意味着听者因此要进入专业研究,但由他人的讲述,可寻得共鸣,汲取构建自我的养分。
它还带领我们遥望不同的时空。
过去三年,在一定意义上说,“书香迎新”的观者,相比他人,涉足了更多空间,也经历了更多时间。
当作家刘醒龙与摄影师肖全在这个讲席上回忆他们二三十年前与西湖的交集时,考古学者刘斌与文保专家周旸,各以良渚古城和丝绸遗存,将目光投射到四五千年前之远。
此外,还有作家陈丹燕在行走之后对世界的书写,航天专家焦维新对地球之外那些空间站的实践与想象,而另一位考古学者方向明则从一万年前的浙江讲起,他说,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才能知道自己往哪里去——这是考古的意义,也是人生的意义。
那么,很显然,它会带领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
其实,每一位讲者的话题,都是他们自我人生的呈现。28位(组)领读人,就有28种人生铺陈而至,他们以行动力,输出可供参考借鉴的判断力、选择力。一个人,也许就因为另一个人的一个词,一句话,推荐的一本,或者经历的一件事,获得启迪,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三】
“读以致远”的“远”,究竟落在何处?这个距离无法度量,且人人相异。
首先,它落脚于我们的内心。
四度“书香迎新”,唯一曾两度登场的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的学生。
自天津至杭州,张静不但带来了古典诗词的精彩,还带来了叶先生的“活法”,那就是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可以“活出来”——“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名利很重要,赚钱很重要,但其实在一次次的打击中能否活出来,这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由张静的讲述去靠近叶先生探求人生之远的动力,同样与阅读有关。
叶先生开蒙读《论语》,其中的字字句句,让她有力量抵御一生的颠沛流离。
在传记《沧海波澄 我的诗词与人生》中,叶先生说:孔子的话虽然当时你不明白,可是慢慢长大以后,背熟的话留在脑子里,碰到一件事,忽然间就给你触发,你会想孔子说的果然是对的。
其实,不光是叶先生这样的大家,每一位领读者的人生履历,皆可归纳为全身心致力于一事一物的执著。持有这种内心之远,才能抵达现实之远。
其次,它取决于我们的探索。
2023年,我们与世界的关联重启。返乡探亲访友是一种远,全世界周游也是一种远。
来看看今天下午亮相的6位(组)领读人,过去的一年,作家阿来在走读三江源的路上走走停停,稻田工作者周华诚在江南走读大地上的事物,主持人戴军和导游胡娜娜在杭州走读这座城的细节,UP主董臻与“书房连着厨房”在网络上输出他们的生活与阅读。
即将到来的兔年,他们更是酝酿了“远”的计划,不但走完未竞的路,还将步入更为深远之处。
“读以致远”,当内心有动力,脚下有行动,“远”是可以自由抵达的无限。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