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知名肿瘤专家呼吁:定期主动筛查,发现癌前病变,防范癌症发生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多位知名肿瘤专家呼吁:定期主动筛查,发现癌前病变,防范癌症发生

来源:钱江晚报 2022-04-18 14:54:1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那么,癌症如何早防治?在4月15日中国癌症早筛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在内的多位知名肿瘤专家纷纷呼吁:每个人都应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关注癌症预防和早筛,特别是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通过早筛“改变生命的轨迹”。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

早筛早诊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

今天的健康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我们不仅要关注生病的人群,还要关注健康的人群,让健康的人群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和生小病。同样,以肿瘤来说,让更多的人不得肿瘤,而得肿瘤的人能早期发现,得到较好的预后。

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居全球第二,有457万;而因癌症导致的死亡病例数,我国排在全球第一位,超过了300万。我国癌症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40%,美国是67%,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达到了80%。

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一个肿瘤,比如说乳腺癌、肺癌、胃癌,早期发现做一个小手术,或者再采取一些适当的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但是一旦肿瘤变成晚期,甚至转移了,患者就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患者在中晚期治疗过程当中,有很多被动性和盲目性。我们要找到好的手段去早筛早诊,才能进行早期的治疗。

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长聘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主任委员)

推广居家早筛技术来提升老百姓早筛依从性

癌症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通过远离烟酒,规律起居,合理膳食,保持健康心态,就可以预防1/3的肿瘤。同时,像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部分肿瘤,可以通过筛查早诊早治,不光可以早期治疗,甚至可以治愈。

在早期癌和癌前,所有的肿瘤都没有典型症状。因此,在我们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主动做筛查,做早诊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居家可及的(筛查)技术,能提高老百姓对癌症筛查早诊的依从性。

就拿消化道肿瘤来说,现在胃镜肠镜很难约,并不是胃肠道不舒服,就都要去做胃镜、做肠镜,完全可以先通过一些有效的居家初筛的办法,发现确为高危人群,再到医院进行胃肠镜的精筛。

王锡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

病期越晚治疗费用越高,倡议大家重视给自己年检

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居于第二位,2016年新发病例40.8万,死亡19.6万,相当于每3分钟就有2例新发肠癌,而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们病房做过统计,大约80%的病人都有诊断过痔疮的经历。“十人九痔”,很多患者自己就先给自己诊断上了,觉得可能是痔疮便血,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有的便血通过吃药止住了,但反而耽误了。因为肠癌的便血首先是表面破溃、感染,然后形成脓血便,吃了消炎药,表面的炎症好了,血止住了,但是癌并没有停步。

对于肠癌,病期越早,活得越久,而病期越晚,治病费用越高。

现在家庭条件都好了,都有车,不仅买保险每年都去维修车检,花五六千觉得值,等到体检的时候,1000多块钱,就觉得贵,舍命不舍财,这种观念应该改一改。所以在此倡议大家,要给自己进行个年检。指检是最简洁,而肠镜应该是金标准,能取到病理。不过,现在也有一些试剂盒,比如粪便的FIT-DNA检查。

朱叶青(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诺辉健康CEO)

防癌的关键是建立起定期主动筛查的习惯

癌症早筛就是癌症还在“恐龙蛋阶段”的时候,通过筛查从表面看着很健康无症状的人群当中,像大海捞针一样去发现癌症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避免癌症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美国《SCIENCE》杂志前不久发表了关于《癌症早筛的挑战和前进的道路》的文章,提出癌症早筛需要迎接5大挑战:第一,要了解早期癌症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要确定患癌症的风险,确定到底是哪样的人群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癌症。第三,能否找到一些相对比较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第四,有没有好的检测办法,既能够把所有标志物都包含进去,又能把早期癌症的微弱信号放大,同时还能持续监测期发展过程。第五,能不能去通过临床试验去验证它的结果,在真实世界里能不能重复我们验证的结果。

防癌的真相,就是自律。克服自己心里的一点点恐惧,建立起定期主动筛查的习惯,是防癌的关键。希望居家早筛的好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早期发现癌症,改变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命轨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