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年丨徐则臣:大历史和小人物结合,故事才让人共情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春风十年丨徐则臣:大历史和小人物结合,故事才让人共情

来源:钱江晚报 2022-04-08 11:08:3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实习记者 颜科兴

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春风和煦的日子,一场关于悦读的盛会——春风悦读榜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来自全国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汇聚到杭州,盘点过去一年的优质图书,和读者们一起,揭晓一张全面且高质量的“春风悦读榜”。

从2012年开始,春风悦读榜已经颁发了九届。它实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成为长三角独树一帜的阅读盛会。

历届评委、获奖作家、颁奖嘉宾与春风悦读榜结下了友谊,在杭州留下了故事。春风悦读榜连接他们与读者,为文学的进程记录一个个里程碑。

又到了春天,在第十届春风悦读榜揭晓之际,我们回访了这些老朋友们,听他们讲与春风悦读榜的故事。对于即将揭晓的第十届春风悦读榜,他们又有什么期待。

徐则臣

【人物名片】

徐则臣:第三届春风悦读榜“白银图书奖”得主/《人民文学》副主编/第十届“春风悦读榜”评委

获奖作品:《耶路撒冷》

2015年4月,第三届春风悦读榜揭晓,徐则臣《耶路撒冷》获得“白银图书奖”。与春风悦读榜有多年渊源的徐则臣,今年成为评委。他将与众多评委一起,评选第十届“春风悦读榜”榜单。

2014年,《耶路撒冷》出版后,当年12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2020年又再版。2015年8月,《耶路撒冷》获“白银图书奖”四个月后,这本书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70后的徐则臣成为那一届最年轻的提名作家。

2019年,徐则臣凭借《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70后作家里第一个拿茅盾文学奖的”,这是媒体、出版商和大众给他的标签。

论者认为,《耶路撒冷》引发了当下对于“70后”这个一度被遮蔽的文学群体的讨论热潮。作为70后作家,徐则臣牛一样犁开了一片新土地,拉着新一代中坚作家走向舞台中央。

与前辈们有特殊年代的丰富经历不同,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徐则臣从经验和观察中汲取养分——比如他对京杭大运河的观察——这大概也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无限源泉。

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徐则臣进入《人民文学》任编辑,身上凝聚的能量逐渐迸发,绵绵不绝。尽管他对媒体说,自己不算是高产,写作都在业余进行,但从2014年到今天,徐则臣的每年都有新书出版。

在很多读者和评论家看来,徐则臣凭借自己的创作已经成为当下“70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

徐则臣也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

采访结束后,徐则臣背上双肩包,步行去京密引水渠的方向乘地铁。地图上看,这条水流与大运河连着,往南直接北运河,也一直连到杭州。车走远了,回头看徐则臣,在大桥、大河边,独身一人往前走。

2015年4月23日钱江晚报,王小妮、李敬泽、熊培云、徐则臣、黄灿然、笛安等人,围绕“写给谁”的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春风问答】

小时新闻:能否讲讲您与春风悦读榜遇见的故事?

徐则臣:在耶路撒冷获得白银奖之前,我已经对这个奖很熟悉了。因为我对钱江晚报很熟悉,相关信息我也一直在关注。所以能够获得白银奖,的确是非常高兴。自己认同的一个奖,获得了它的肯定和鼓励。我也去杭州参加了颁奖典礼和相关的一些活动。

杭州是一个好地方,虽然一直说去——也经常去——但每次去都是匆匆忙忙的。那次是我在杭州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很好地感受了咱们这个奖的前前后后:它的内涵和外延、它的活动和影响力,同时也很好的感受了杭州这个地方,去了好多地方、见了好多人。那次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大餐。

我记得去了纯真年代书吧,在山上的那个书店,我特别喜欢,而且爬山的感觉很好。

徐则臣多次来杭州参加钱报读书会

四月份,北京还是挺冷的。往南方去,整个人一路逐渐敞开的感觉,很放松,到了正儿八经春风拂面的地方。衣着上、身体上在放松,同时也是精神上的放松。沿着石阶往纯真年代书吧走,台阶上长满了青苔,走路走得很小心。在北京很少有这样的地方。你都不需要看脚底下,防着打滑。那个时候,你觉得打滑也很有意思。

在纯真年代书吧往下一看,面对着西湖,跟北京这样一个无比缺水的地方不一样。有山、有水、还有书,还有一群谈论文学的朋友,这种感觉是一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10年这个数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不大,是我觉得咱们这个盛典、这个榜,可以一直办下去,20年、30年、50年、100年。如果对于50年、100年来说,10年确实不大。但是对它的影响力来说,我觉得又是很大,在中国,一个榜一个奖,办到10年其实是比较少的,办到10年有这样的影响力,更少。

从它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说,10年又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业界、文学圈,包括在关心文学、爱好阅读的读者中间,这个榜、这个奖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公信力、有指导能力、有推荐效果的榜单。从这个意义来说,10年成就现在一个成绩,非常非常不容易。

小时新闻:能否讲讲最近的创作历程?

徐则臣:很惭愧,最近工作实在特别忙,除了写一点小豆腐块、单位材料之外,能说得上是文学的,就是过年期间关在家里写的两个短篇小说。现在在慢慢改。

这可能是我最近比较狭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宽泛意义上,每天都在写作,每天脑子里都在转一些素材、构思。但是这些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文字,只能等它瓜熟蒂落了。

小时新闻:能否讲讲感兴趣的新人或者新书?

徐则臣:去年因为工作比较忙,看的书跟往年相比没那么多。但是在有限的阅读中,还是看到一些好书的。

首先是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流俗地》。黎紫书不算一个新人,写得非常成熟,而且是已经横行文坛很多年的。但是可能对大陆读者来说,相对还是陌生一些,因为她是马来西亚作家。

这个小说也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想象、认知的马华文学——可能是宏大主题如种族、家国、离散,这都是文学中非常时髦、宏大的主题。在《流苏地》里,黎紫书把这些主题都回避掉了,她就想认认真真写一下马来西亚的华人,包括印度人、当地的马来人,他们的日常生活。

她没有那种强大的历史冲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整个马来西亚的历史一点一点展示出来。这也符合我个人对文学和历史之间关系的认知。

一段历史再宏大,如果它跟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产生血肉相关的联系,没有跟作者的理解产生某种血肉相关的联系,我觉得它是没有意义的。这小说中的几个人物,比如说盲女银霞、她的朋友细辉、拉祖,从小的发小;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整个社会在变迁,历史在演进,整个马来西亚也在经历很多大事小事。但是这些事只有跟这些人物的生活产生关系,这个小说它才更真切、更实在,你看它的时候才有共鸣。

黎紫书与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线上对谈。

所以我们过去有的时候觉得,写日常、个人叙事,会不会琐碎,低到尘埃里?其实不是。你只要能在宏观上、整体上,对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能整体把握,同时你又有能力让这些宏大的具体落实到一个个细节、人物的日常生活上。大和小结合之后,这样的小说都会非常好看,非常打动人。它有强烈的代入感,你会和人物之间产生强大的共情。

它其实在提醒我们,“大的”很重要,“小的”也很重要,甚至“小的”更重要。没有有效的“小的”,可能你就很难把“大的”东西展示出来,你拿到的、看到的“大的”可能是空的,可能是花架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流俗地》真是值得一看。

另外我还想推荐我们浙江作家杨怡芬的《离殇》。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觉得很耐心,有非常丰沛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把大历史和个人的日常生活、把大叙事和小叙事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而且这部小说的背景放在她的故乡舟山,舟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我个人非常喜欢。

在二战的时候,舟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而且那里有普陀山,是东方佛教文化圣地。这样一个地方,把它放在大历史和日常生活中考量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在之前,我还真没有看到谁这么完整、丰富、立体的描绘舟山的历史和当下,把舟山的海洋文化、日常生活给呈现得这么全面,所以也跟大家推荐一下这本《离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