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徐思鹏 记者 何丽娜
人们常说,十人九痔,这并非在开玩笑,根据全国普查数据调查,中国痔疮发生率约为51.5%,平均每2个人中就有1人被痔疮所困扰,女性的痔疮患病率高于男性。
便血是痔疮常见症状之一,许多有“痔”的市民朋友也“见怪不怪”,但杭州的赵阿姨(化名),却因自己诊断的“痔疮便血”,吃了个大苦头……
“黄豆”大小痔疮的深处
藏颗“葡萄”大小的肿瘤
赵阿姨今年56岁,除10多年前子宫肌瘤开过刀,没生过其它毛病,退休后,她就一门心思扑在照顾孙辈上。
1年前,她洗澡时无意摸到自己的肛门上长了颗“小肉粒”,赵阿姨最初觉得应该是个痔疮,由于它不痛不痒,只是偶尔会便血,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也就没放在心上。
但近两个月来,赵阿姨发现自己便血的次数越来越多,起初只是沾点血,后来变成滴血,最后甚至会喷血,吓坏了的她急忙配了点痔疮药膏,用了两个礼拜,便血症状倒是有点缓解,但总感觉治标不治本。
赵阿姨原本想着再用点药熬一熬,但一天女儿在收拾屋子时发现了母亲的“秘密”,软破硬泡后,才拽着她来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
接诊的张秀峰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后,为赵阿姨做了肛门指检和肛门镜检查。肛门镜下赵阿姨有内痔糜烂出血,但张秀峰怀疑这并不是赵阿姨便血的“罪魁祸首”——因为在直肠指诊摸到了疑似肿块的“硬边”,可肿块位置较高,手指尖只能勉强碰到,为进一步明确肿块的大小和性质,赵阿姨又进行了肠镜检查。
肛肠科团队在结肠镜下发现,赵阿姨的直肠上出现了一个像葡萄一样的肿块,有点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也糜烂出血,很可能是直肠恶性肿瘤。
忐忑不安地等待几天后,不好的结果还是来了,组织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直肠癌。
但幸运的是,由于女儿带郑阿姨看病比较及时,检查并没有发现远处肿瘤转移,因为肿瘤位于直肠中上段,保住肛门没问题。
全面评估病情后,肛肠科主任沈忠主任医师与刘智勇主任中医师、张秀峰副主任医师为她开展了3D超高清腹腔镜直肠癌微创根治手术(Dixon术),赵阿姨术后恢复很顺利。
痔疮并不会导致直肠癌
但容易让人“麻痹大意”
赵阿姨一直想不通:自己的直肠癌到底和痔疮有没有关系?
沈忠解释,痔疮与直肠癌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痔疮的本质是静脉血管团,也并不会发生癌变。
那为什么不少直肠癌患者都是因为痔疮而发现直肠癌呢?
这是因为痔疮和直肠癌都可以引发便血表现。很多直肠癌患者都会有痔疮,而且部分直肠癌患者痔疮还很严重,他们往往会被所患的痔疮所“麻痹”,误将便血、大便变细、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癌的常见症状归结于痔疮引起的。
等到情况加重,甚至出现腹部包块、肠道梗阻等症状时才去就诊,延误了最佳就诊时机。
虽然同样是便血,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区别。
“简单来说,痔疮便血多为鲜红色,血液一般不会与大便混合,多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擦拭带血;而直肠癌引起的便血往往为暗红色,血液多伴有粘液或者脓液,常与大便混合在一起。”
沈忠提醒:在生活中有便血情况的居民,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特别是发现大便形状改变、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亦或是排便次数上升、排便不尽;此外,尤其是老年人突发“便秘”、出现阵发性腹痛(早期疼痛不明显或有隐痛,在排便时疼痛加重)等“疑似肠癌”的症状后,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无痛肠镜并不可怕
要重视体检中的这个项目
据悉,肠癌的发生要经过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皮内瘤变→癌变→进展期癌,整个过程需要 5-15 年的时间,平均需要 10 年左右,而80%~9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中下段,发现可疑症状后,通过及时检查,大部分肠癌可被及时发现,因此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医生叮嘱:在体检中,不要因为觉得尴尬而放弃直肠指检,这虽是一项简单的检查手段,但它对距肛门下端6cm以下直肠癌的检出有着十分大的帮助。
目前,肠癌筛查主要通过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为主,其中肠镜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
电子肠镜可以在电视屏上清晰地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包括大肠内溃疡病灶、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大肠炎症、大肠息肉和肿瘤等,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
其实,现在的无痛肠镜检查,一点都不可怕。简而言之就四步骤:打个针——推点药——“睡一觉”、检查——醒来回家。
沈忠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最好做一次肠镜筛查。如果是高风险人群(即有以下任意1条者即是),筛查起始年龄应提早到40岁,而以下这些人群尤要注意: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既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有癌症史;
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6、符合任意两条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炎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
千万不要因害怕或者嫌麻烦等原因拒绝检查,错失最佳诊治时机。若查出有肠息肉等其他疾病,不必过于惊慌,及时和医生沟通,确定是定期观察还是及时切除。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