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第96期|3·15消费维权,中国制造崛起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时事开讲第96期|3·15消费维权,中国制造崛起

来源:钱江晚报 2022-03-19 05:41:16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据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企业,同时曝光女主播微信实为男运营专骗粉丝大哥、校园门口抽奖游戏横行专坑小学生、脚踩土坑酸菜、电动车超速、“免费WiFi”App暗藏陷阱等多种乱象,

1

今天,这一期“时事开讲”来聊一聊刚刚过去的“3·15”消费者维权日。

同学们知道,“3·15”是怎么来的吗?

1962年3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四项权利”——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后来国际消费者协会又确定了另外4项权利——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和在健康环境中生活工作的权利。

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这8条准则,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后来为了保护消费者权利,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又如期开播了。不出所料,又是一串足以颠覆大家认知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事例现了原形。

这些话题也很快上了热搜,并霸榜许久。其中,反响最强烈,网友评论最闹猛的莫过于“脚踩土坑酸菜”事件。因为吃过酸菜方便面的人,实在太多了,相信很多同学都吃过,说不定还就爱这一口。

中国是方便面大国,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酸菜方便面在其中要占两成以上。所以,当酸菜问题曝光后,掀起的轩然大波可想而知。

直到现在,晚会曝光的一系列产品、行业,后续进展及处理结果还在进行中。而人们对节目中提及的那些企业和产品,也将会保持长久的警惕。

这就是“3·15”晚会的威力,也是受欢迎的原因。自从1991年开办以来,每年,这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为目的公益晚会,备受关注,一办就是32年。

从1993年开始,有了这样一句话:老百姓最爱看的是春节晚会,老百姓最想看的是“3·15”晚会。这真是十分传神的概括,人们爱这个节目,因为它十分接地气,关心的都是普通消费者生活中会碰到的各种商品和消费事件,节目十分大胆敢言、鞭僻入里,说白了就是能够帮老百姓讨说法。节目里披露的那些商品和现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息息相关。

那为什么要办“3·15”晚会?为什么要如此在全国人民面前揭露伪劣产品?

原因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商品的现状说起,也要从我国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来历说起。

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年代。大家期望着商店的货架能变成满满当当,所有人都鼓足了劲埋头发展经济。但那也是个商品野蛮生长的年代,急着要生产更多的商品,而忽略了质量的好坏。就好比,一个人饿久了,只要有食物放在面前,哪还会挑剔好不好吃,先吃饱再说。中国有句俗话“萝卜快了不洗泥”,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再合适不过。

更有甚者,趁着当时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不良商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昧着良心赚钱。

马克思那句关于“利润”的名言,“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关于资本、利润与人性的关系。

于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愤怒于商品的质量差:有人买了一双皮鞋,才穿了一天就掉了鞋底,仔细一看所谓皮鞋竟是马粪纸压实后涂黑制成;有人系了一条新皮带,没想到打了个喷嚏,皮带竟然断成了两截,原来是硬纸板做的;有人买了块表,才走了几个小时就坏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堆废旧零件拼接而成,修都没法修……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但这在当时的确存在。

3

1984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并于1987年加入国际消费者协会。

1993年10月,中国首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并颁布。

但商品质量并不会因为协会的成立、法律的制定而迅速提高,假冒伪劣产品也不会一夜间销声匿迹。事实上,在法律公布后的一年里,从来没有消费者举起过这件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直到一个名叫王海的人出现。

1995年3月,王海在商场买到两副假的索尼耳机,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索赔,而是又去买了10副,然后他拿着这12副耳机找商家索赔,最终获得双倍赔偿。之后他开始成为一个职业打假人,还因此获得了“消费者打假”奖,成了“3·15”晚会的年度人物,甚至还成了晚会主持人。

在这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王海打假”行为。由此可见,当时商品假冒伪劣的情况,使得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成为可能。

王海的打假,使人们意识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消费者的保护作用。

就在同年3月8日,17岁花季少女贾国宇在餐厅吃火锅时,遭遇卡式炉爆炸毁容,她的人生就此改变,放弃了当年高考,终日躲在家里不与外人接触,她说:“我希望我只活到了1995年3月8日。”她的父母经过两年的维权申诉,最终获得27万元赔偿。这也是我国首例精神损害赔偿案件。

4

商品质量差同样对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造成重大冲击,而重建诚信则比破坏难得多。

在上世纪,杭州武林广场上烧的两把火,记录的就是这样从破坏到重建的过程。这过程,花了足足12年。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上,愤怒的杭州人点起火,5000多双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葬身火海。原因是温州鞋质量太差了,许多都是“日行鞋”。

当时有个新闻,一名女青年给未婚夫买了一双温州皮鞋,刚穿两三天,结婚筵席上,新郎的皮鞋开了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鞋是马粪纸做的。新婚夫妇气愤地把破鞋寄给了当时的温州市长,还附上了一张字条:温州人拿这种劣质皮鞋坑人,当市长的脸红不红?

1990年,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产皮鞋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一时,全国很多商场都挂上了一个牌子:“此地没有温州货”。

从那时起,温州人痛定思痛,开始重建信用,长达十几年的质量工程建设也由此开始。

1991年,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成立,关停了300多家经整顿仍不合格的鞋厂,同时开展全行业产品评优和评选信得过企业的活动。

199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358质量工程”。

1994年10月,温州市政府颁布了《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质量立市的地方性法规。

……

温州鞋的形象由此改观。

1999年12月,杭州武林广场上燃起了第二把大火。这一次,是温州鞋业名企奥康集团烧掉了2000双假冒奥康皮鞋。

2001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发文,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

2015年,温州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这就是一个城市从信用破产到重塑信用的故事,用了20多年的时间。

5

国家信用也是如此,假冒伪劣商品同样会给国家声誉带来不可捥回的损害。

“Made in China”一度被认为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快消品曾在中国商品头上挥之不去。同时,一些出口商品质量不过关,也给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了口实,一些人以此攻击中国,恶意诋毁中国制造。

有鉴于此,这二三十年间,中国的打假行动一直坚持不懈,“消费者权益日”也不再仅是3月15日这一天,而是天天都是3·15。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启,对中国商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宣传。

大家的质量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企业对商品的质量要求严了,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开始习惯于拿起法律武器一追到底,而不再放任。这些年,“索赔一分钱”的消费纠纷案例不断出现,追讨赔偿的消费者这么说:不争馒头争口气,我就是要讨个说法。

全民质量意识提高,使得中国商品的质量不断跃升。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战略目标,这就是基于中国商品已经达到质量飞跃而提出的。

中国的小商品生产是全球的NO.1,海量的商品进入世界各个角落,前几年,曾经有几个美国小哥提出一个挑战:24小时内不用“Made in China”产品。结果自然是宣告失败。当量的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发生质的改变。

中国已不满足于中国制造的数量,高精尖产品、走在世界产业前列才是我们的目标。

天津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首批面向消费者的水下智能设备制造企业之一。水下装备是欧美国家的强项,核心部件以前一直被国外垄断。9年前公司刚成立时,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经过上千次实验,最终研发的推进器在相同功率下推力比进口产品提升两成以上。“深之蓝”开始突破西方国家的垄断。现在,这个“中国智造”卖到了70多个国家,并开始影响行业巨头的价格堡垒。

这就是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在商品质量道路上走过的路,这31年来,“3·15”晚会见证了中国商品从质次价廉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崛起。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