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四月天,江苏大剧院里气氛隆重,100对师徒走上红毯,名师郑重地接过大红聘书,师徒共同在鲜花、掌声中许下了一份对未来的承诺。“名师带徒”计划的实施,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重要工程,是建强文艺苏军、推进江苏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今,三年期满,首轮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于百位“毕业生”而言,不舍与难忘萦绕心间,感动与收获相互交织。三年来师徒之间的授艺学艺故事,印证着这一段无与伦比的体验,记录着这一路铭刻于心的精彩。
德为艺先,
名师为学徒锚定航向
“这将是你人生的新起点。”美术学徒郑家闽还记得三年前拜师仪式结束后,李永清老师对他说的这短短十个字,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师”与“徒”之间的期望与担当。
“名师带徒”计划的初衷,镌刻着江苏文艺对未来的深情期许。这项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联、省作协实施,旨在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推进江苏文艺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青年文艺英才。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全国性重要文艺奖项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首轮计划按照文学、戏剧曲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美术等五个类别选聘100位文艺名家组成豪华阵容,为学徒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有了名师,徒弟怎么选?“名师带徒”计划按照不同艺术门类特点,秉持唯才是举,突破年龄、身份、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有区别拟定学徒遴选条件,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良师“描点”,人生定航。三年来,名师将“传正道”与“授真业”相结合,将言传身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树好榜样,以扎实的文艺功底、高超的艺术技艺授业解惑,让学徒不仅传承了名师的技艺和方法,更传承了艺术的内涵和精神,以及名师的学养、风范和品格。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青年画家马帅的导师是著名画家周京新,学艺路上的一幕幕令他难忘。“有一次,看见老师在高铁上拿起速写本,将鲜活生动的乘客形象描摹了下来。他还会利用路途上的时间读理论书籍,把思考和想法记录在本子上。”老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马帅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抓紧时间专心创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戏曲学徒施夏明心中,恩师石小梅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学高”“身正”的好老师。他记得拜师仪式上,石老师牵着他的手对他说:“从上场门到下场门只有短短几步路,我希望你用毕生的精力去走好这几步路。”
“不能到了排练场里还拿着剧本排戏;排练必须穿高靴,每天必须吊嗓子;穿好戏服就绝对不能坐下,免得坐皱了衣服上台难看……老师长久以来保持的这些习惯,也无形中传递给我,成为了我的习惯。”施夏明感激地说,这些年石老师也一直牵着他的手,把一个个传统折子戏传承给他,也将“规矩”二字烙印在他的心中。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年轻人曾经摇摆不定的艺术方向,在老师们春风化雨的叮咛、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中,变得愈加清晰和坚定。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青年演员薛梦雅入团工作已有9年,曾被观众批评身上的舞蹈范儿太重。入选“名师带徒”计划后,老师许亚玲指导她加强戏曲基本功和唱腔的练习,时常通过微信语音视频、线上教学,督促她在家也不可懈怠,坚持练功。几年来,薛梦雅已斩获多项省级以上荣誉,持续深耕戏曲艺术的信心也更坚定了。她说:“我给自己定了目标,未来就要向着标杆奔跑。”
跟踪培养,
让好苗子顺利“拔节生长”
文艺人才有其特殊的培养规律,怎么让“好苗子”顺利“拔节生长”,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按需定制,因材施教。在一对一的口传心授中,怎样遵循文艺创作和人才成长规律,制定课程“菜单”?“名师带徒”计划因人而异制定培养方案,让每一株“好苗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土壤和生长路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给徒弟沈荷芳制定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三年,要从花鸟跨越到山水、再到绣制出两面都能观赏的人物,每一年都要上一个台阶。戏曲大师胡锦芳,根据弟子徐思佳的特点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为凸显她的优势,精心挑选《双珠记·投渊》《窦娥冤·斩娥》《铁冠图·刺虎》等传统戏,帮她排演了新创昆剧现代戏《眷江城》,突出唱念优势及表演的爆发力。曲艺名家张巧玲为学徒戈娟量身打造了《小推车之歌》等一系列优秀的琴书作品,有条有序地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
苦练内功、提升本领,离不开思想引领。三年中,百对名师学徒通过参加专题研修班、读书班以及“四力”教育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等,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责任,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跟踪培养、贴心服务,更是为徒弟们提供了各项暖心的服务。组织全省文艺家读书班、作家高级研修班、网络文艺培训班,分批举行“一带一路”“长江行”集体采风等活动,推荐参与中国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工程,举行“以艺战‘疫’”网络作品展、江苏十佳青年美术家书法家等活动……一场场活动,增强了“名师带徒”的成效。
更多青年人有了当“主角”的机会。每年举办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增设“艺动青春”板块,为学徒举办优秀青年锡剧、扬剧、曲艺、音乐、舞蹈专场,组织音乐师徒同台演出、美术师徒联合展览等,同时以江苏文艺融合传播矩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集中宣传展示青年文艺人才风采,让更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找到自信、坚定方向。
能不能“出师”,也要经过严格严谨的考核。每年年底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组织专家对学徒进行年度考核鉴定,分别组织汇报交流和展览演出,并组织专家进行点评。
“名师带徒”计划不仅带出了高徒,也成就了名师,形成师徒之间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毕飞宇说,“名师带徒”主要不在于技法的传授,而是对创作道路的点拨和激发,对名师也是一种砥砺。
师徒同心,青蓝相继。三年来,在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中,名师学徒从不缺位,比如围绕抗击疫情,文学、戏剧、音乐、曲艺等类别名师学徒同台参加“逆行者之歌”慰问援鄂医务工作者的文艺演出,美术书法名师携手学徒积极参加“同心战疫”“致敬江苏援鄂白衣勇士”美术书法作品创作活动,充分彰显了师徒同心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
学成亮剑,
文艺“后浪”登上时代舞台
三年弹指一挥间,“名师带徒”的学习成果,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艺硕果。
“这三年,是我思想发生巨大改变的三年。我从一个想要写好字的学生,走向了开始思考‘为何书写、为谁书写、书写什么’的书法工作者。”书法学徒程娇龙表示,在老师刘灿铭的示范引领和言传身教下,自己开始从跟随协会与单位写春联,到积极加入各项“慰问劳模”“爱心捐赠”及公教活动,让更多人爱上书法。“这其中的每一步,老师都在以自身行动传递着书法为人民的理念。”
作品是立身之本。三年来,百名学徒在导师示范引导下,静下心来、扑下身子、潜心钻研,创作推出一批引人瞩目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文学方面,出版文学著作近70部,发表作品310余篇(组),艺术方面,编创展演戏剧160余部、曲艺60余部、音乐舞蹈38部,创作民间工艺作品70余件,美术书法类参加国家级展览146人次,展现出江苏青年文艺家勇于突破自我、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风貌。
三年来,多位学徒屡获国家级重要奖项。其中,房伟、孙频获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单雯凭借恩师张继青亲授的昆剧《牡丹亭》一举荣登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张军参与编剧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瑶琦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张斌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韩非的作品《游园》被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典藏。此外,还有28位学徒在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奖、省文艺大奖、省紫金山文学奖评选中获奖;5人荣获国家级人才称号,7人获得紫金文化英才称号,33人获得紫金文化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展现出江苏青年文艺人才比学赶超、加快提升的强劲势头。
舞台是人才成长的地方。在00后“音乐追梦人”张果晗眼里,舞台曾经是那么遥不可及。而在“名师带徒”项目和老师任洁的支持下,她终于有机会在江苏大剧院举办个人古筝专场音乐会。“得知消息的那一晚,大剧院的开票通知我反复看了无数遍,是‘名师带徒’圆了我的舞台梦!”
“对‘名师带徒’计划,如果要概括它的意义,那么我认为,关心、鼓励、支持、帮扶这些温馨暖人的词语,便是其中最核心的价值。”文学学徒孟昱说,正是在老师章剑华的谆谆教诲下,自己鼓起勇气迈出了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他的首部长篇纪实文学《钟山星火》得以顺利出版。
在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看来,“名师带徒”计划于江苏文学而言,是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学关系,它不仅提供了有益的文学资源,而且优化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的成才效率,为江苏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新的、充满活力的机制。
“走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需要我们老中青三代人,以‘国之大者’之胸怀,以‘大国工匠’之精神,脚踏实地书写,全心全意投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说,“名师带徒”计划是文化艺术发展的百年大计,“我们老师是引路人,也愿意和年轻人、和学生一起成为筑梦人。”
学徒代表、编剧张军坚定地说:“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亟需我们这代作者的努力。时代面前,我们义不容辞!”(记者 顾星欣)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