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这项要求写入了今年的政府报告之中。而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取消公务员35岁年龄限制”等诸多关于纠正就业年龄歧视的提案建议,很快引发热议。
“35岁红线”,触动着不少职场人的敏感神经。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收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呼吁去除对35岁的就业年龄限制条件,建设大龄劳动者友好社会……
为何35岁会成为职场的年龄分界线?企业明里暗中设置的年龄招聘门槛背后,是出于怎样的担心?这道就业的玻璃门槛,又该如何才能真的消除?针对这些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对话吕国泉,从中探讨解决之道。
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一封“大龄青年”写给全国政协委员的信:
大龄求职难,希望营造宽松用人环境
两会召开前夕,吕国泉在2月25日收到了一封群众来信。写信人在文中说到:“我们看到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您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为打破考公年龄35岁门槛提出了宝贵建议……”
这封信件结尾处落款写着“大龄青年”四个字。这群大龄青年在信中呼吁:“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共同去除对年龄的限制条件,建设大龄劳动者友好社会。”
这封信呼吁,招聘时应当禁止将年龄作为录用门槛,以完成岗位职责所具备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或者技能水平为依据;同时建立畅通的职位晋升、岗位流通渠道,让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有发挥能力的舞台。此外,应该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实施定期培训制度,对需要转岗、调整的员工,给予充分的能力培训机会,为其拓展更广阔的职场空间。
其中一名写信人小王(化名)讲述了自己大龄求职难的遭遇以及向代表委员写信的初衷。
现年36岁的小王,自大学毕业后便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2012年他打算自主创业便辞去了工作开始创业。
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小王的创业公司不到一年便宣告失败。创业失败后,小王报考公务员未被录取。从2015年开始,时年29岁的小王便干起了销售,而这时,他已明显感觉到了职业天花板的到来……
“因为年龄的限制,新进的年轻人很快就顶替了我,我在企业很难再有上升机会。”小王说,于是,到2017年,31岁的小王便不再到职场寻找机会,辗转做起了代理商的工作。
“像我这样的大龄求职者很多,我们经常在想,能不能为这个群体积极发声。”直到去年11月,小王等一众人看到某省公务员局回应了网友有关“建议放宽公务员报考35岁年龄限制”的留言,于是觉得自己也可以给代表委员写信建言。
据小王介绍,这封送达吕国泉委员手里的信件,是由10多个人联合撰写,信中阐述了大龄青年的就业困境以及提议的具体缘由。“这是我们第一次写信给吕委员,希望能够得到回复,为广大大龄青年发声。”
35岁,何以成为就业、晋升的年龄分水岭?
吕国泉:或因企业从众心理,沿用了公务员录用的35岁标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而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取消公务员35岁年龄限制”的建议,很快便冲上了热搜。
诸多代表委员今年的提案,都直指这一职场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已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这一建议。她在递交的《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中呼吁:逐步放开公务员录用的“35岁门槛”,倡导全社会招工消除职场年龄歧视,帮助再就业人群打破35岁年龄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也带来了关于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的建议。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5周岁限制”成了许多单位招聘人才时设置的门槛,这不适应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
法律并未限制用工的年龄上限,为什么35岁就成了职场招聘和晋升的年龄界限?
3月7日,吕国泉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指出:“为什么会形成这个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有一种声音认为,因为公务员目前的录用规定设置在35岁以下,所以久而久之,这个年龄就成了职场的通用标准。”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年龄为35岁以下”。到2019年,中组部修订《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此后,这一标准逐渐被部分事业单位及企业在招聘时采用,到现在,不少企业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在招工时沿用此标准。“只不过企业不会明确写出这条规定,但暗地里也会悄然遵守这条35岁以下的用人原则。”吕国泉说。
“这种年龄限制在今天看来是具有局限性的,我个人认为它并不合理。”吕国泉向红星新闻解释称,无论是公务员招录明文设置35岁年龄门槛,还是企业隐晦地将35岁及以上年龄的用工者拒之门外,这些做法既不符合职工的权益,也不符合目前我国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大趋势,更不符合当下提高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政策要求。因此,在吕国泉看来:“现阶段的确应该有政策落地,对用工年龄限制进行调整。”
35岁年龄门槛如何打破?难点在哪儿?
吕国泉:企业隐晦拒绝“大龄应聘者”,还需多部门共同监管
近些年来,有关消除35岁招聘年龄限制的呼声越来越大。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今年的提案也同样关注到了35岁就业的年龄困境。他在提案中指出:当前就业环境对中年人极不友好,多数单位将35岁作为招聘红线,40岁及以上骨干被一刀切、边缘化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极为普遍。
因此,胡卫在提案中指出,中年人就业普遍存在难题,将影响至少两代人的生计和发展。
为何35岁的就业年龄限制会在近些年备受关注?吕国泉分析指出,在过去的就业大市场下,35岁仍面临就业难题的或许只是一小部分人,所以他们的诉求就没能形成舆论,自然无法得到关注。
然而,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就业年龄链条拉长,加之现阶段职场流动性扩大,对于35岁年龄段的人群而言,他们选择重新就业、报考公务员的诉求也就逐步扩大。而这也致使更多35岁群体面临再就业困难的问题被越来越多地关注。
那么,破除35岁年龄限制的难点在哪儿?吕国泉认为,其一是对企业公开提出年龄限制的做法,加强劳动行政监察和工会群众监督,加大惩处力度。其二,一些企业在招聘上可能不会写出35岁的年龄招聘限制,而是采取隐晦的方式拒绝所谓“大龄就职者”的应聘简历。而这单靠法律的监督监察难以彻底杜绝,更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合,多管齐下,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企业意识到35岁以上的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在职场上有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空间和能力,也包括做好劳动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引导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保障平等就业权益。
同时,胡卫也在其提案中建议,应修订相关劳动法规,要求用工企业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并在各类企业中保证一定的40岁及以上人员比例。另外,可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考虑在公益性岗位安置中明确40岁及以上人员比例,对部分社会经验要求较高的工作只向40岁及以上人员开放。
而对于手中来自“大龄青年”群众的建言信,吕国泉也表示,信中所涉及的35岁就业限制问题,全国总工会实际早已关注到。同时,总工会也已于今年1月启动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而如何保障职工的平等就业权益,也一直是各级工会的一项重点工作。
吕国泉介绍,35岁就业年龄限制的问题,将会是今年重点关注的方向。同时,总工会也会根据调研结果,及时向人社部门等积极反应并提出对策建议。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