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早高峰二纬路总要堵车,早餐店占据人行道,汽车在路边随意停车。”日前,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一年整治,二纬路的早晚高峰路况有了大改善。
12月6日,记者在三经街旁的二纬路看到,这条老街焕然一新,原本坑洼路面已铺设平整,以往脏污的建筑墙面进行了美化。“今年,我们已在9个区、70个街道、841个社区的4784条路段中创建116条良好路段,并着力打造出10条精细化管理示范街路。下一步,沈阳还将继续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更多市民喜欢的精品街路。”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创建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
自今年3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沈阳积极推行“路长制”管理机制,以“路长吹哨”为抓手,进一步破解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难题。通过路长发现问题、部门单位解决问题,推动环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环境治理从“单一推动”向“协同用力”转变、从“简单粗放”向“精准施策”转变。
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沈阳从硬件老化、居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入手,注重拆、建、管全流程更新模式以及政府、社会、居民“三位一体”全方位参与,充分考虑民生需求、风貌保护和业态调整等因素,强调空间环境改善、社区功能提升以及城市文化传承。
以二纬路为例,该街环卫扫保质量便首先发生了巨大改变。二纬路扫保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往多为人工清扫。今年推进精细化管理后,负责该地区的慧丰清轩环卫二所加大机械化扫保力量,配备了高压水车1辆,中型洗路车1辆,人行道冲洗车1辆,对路牙、边石等进行不间断冲刷清洗。
不仅如此,针对路长制工作考核标准,二纬路还对路面管养、道路施工、道路边石、隔离设施、检查井、机动车违停、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架空线缆等进行彻底的排查及整治。路长用“吹哨”赋权,沈河区城管、排水等职能部门应声而至,集中下沉到街路“报到”。
为了让二纬路改变面貌,沈河区今年共对该路摆放花箱34组,护栏挂花6组,栽摆花卉5000余盆,对行道树树穴进行了全覆盖,在165中学北墙外新建精品口袋公园一处。更关键的是,该路还努力让精细化管理向人文延伸。记者在该路看到,这里建设了一处有声朗读亭,朗读亭内有各种经典读物,可供朗读者选用,市民只要通过微信扫码登录,就可选取素材进行朗读,非常有趣有益。“二纬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比如于济川公馆旧址、于济川公馆附属建筑群、奉天海关大楼旧址及张作相故居旧址这五大民国建筑,我们将利用这些优势文化遗存,努力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街路文化氛围。”沈河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精细”之处源于生活
二纬路的改变,只是沈阳推行路长制的一个缩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路长制”工作的推进,各街区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提升。比如,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和范围,加强门前三包和车辆停放的管理,美化沿街墙面、翻新路面、增添休闲设施、建设口袋公园等。
不只是二纬路,记者在道义南大街的林荫路上看到,这里的行人时不时会被身旁一个个树洞吸引。原来,这条林荫路上,不少树洞里“住”着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藏”着坐看风景的情侣和美丽的星空……仿若一个童话世界。据介绍,自该街路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沈北新区邀请沈阳师范大学志愿者已创作了50余幅生动形象的树洞画,装饰着银装素裹的冬日。
“推进路长制以来,我们这里门前三包、占道游商、道路不洁、暴露垃圾、小招贴、共享单车停放不规范等问题都能即时解决。为了让街路更干净,我们增加了多处花卉栽摆及绿化景观小品,实施陈旧广场灯‘保杆换灯’改造,完成了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为文化背景的‘科普文化墙’建设,10天时间完成了架空线缆入地工程。每一件都是附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沈北新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近年来,沈阳发展快速,新老城区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扑面而来。今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在全市创新实施“路长制”管理模式,层层专人负责,落实到城市各区、各乡镇(办事处)、街道的每一条路,把城市的管理下沉到最基层,真正做到了无死角、精细化。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路长制”工作内容已延伸到市政设施、施工围挡、城市家具、环境卫生、绿化带、街面秩序、沿街立面、架空线缆等方方面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城市即人。要实现诗意的生活梦想,就必须围绕人的需求,因地制宜,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并重,才能让市民生活得更舒心、更舒适、更便捷。”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最后对记者说。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