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3日)是“八九”第一天,北京最高气温将攀升至12℃,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气温零下1℃。今天白天气温继续回升,风力不大,比较适宜户外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明天(2月24日)在弱冷空气影响下,最高气温将“打折”降至7℃,不过短暂降温不能改变升温大趋势,周末开始气温又走入升温通道。预计到本月的最后一天,昼夜气温双升,夜间最低气温都可以升至冰点以上了。
最高温超10℃
孩子还用“春捂”吗?
别不信,“春捂”很有必要!
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
需要“春捂”的关键部位为头颈、肚脐、背部、脚部等。
一旦遇到“倒春寒”,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即使孩子叫喊着热,日常穿衣也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减衣服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这是因为春天寒气多从地表散发,应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古有谚语“寒头暖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
昼夜温差较大(≥8℃)时,要“捂”一会儿,早晚注意增加衣物;
中午气温>10℃时,可以适当减衣;
白昼气温稳定超过15℃时,用7到14天逐渐过渡到春装;
连续几日最高气温>20℃时,不能再“捂”了,否则会超出身体耐热限度。
但是“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孩子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孩子觉得身体被“捂”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