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早上08:05的
(相关资料图)
海淀区120院前急救专班
这是甘家口街道家庭医生团队
不到4小时内接听的电话记录
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他们一刻未停......
1、IOCC城市大脑作“总调度”
12月15日,
海淀区从各部门和医疗机构
抽调60人成立了 海淀区120院前急救专班,
24小时轮班值守院前急救调度工作。
昨天共派单189次,
今日截至16:30,共派单138次。
IOCC城市大脑作为“总调度”,
实时监测、管理、查看调度任务,
海淀区以“城市大脑——交通小脑”为依托,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实现对执行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护车
开通“绿色通道”,
为院前急救提速增效!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
时间就是生命,
12月15日开始,
海淀区辖区内的急救任务,
有了城市大脑作为“总调度”,
不仅节省时间提速增效急救效率,
而且能直观地查看到用车需求量,
全力满足每一位患者的急救需求。
❤️
海淀区120院前急救专班
有南北两区两个集中转运驻地,
南区共68个车组,
北区共32个车组,
共组成100个车组开展急救任务。
南区集中转运驻地的负责人、
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副主任曹旭锋介绍,
“这几天任务量很大,
大家都是轮班休息,
时间就是生命,一秒钟都不敢耽搁,
我们本着救急就近的原则,
重视每一单急救任务,
珍视每一个生命!”
2、全区开通绿色通道救重症
海淀区120院前急救专班在分派任务时,
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的急救需求,
除了会优先派车,
而且在海淀全区二三级医院急诊
都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
保障每一位重点人群能优先就诊。
在北京市上地医院,
医院接到重点人群或危急重症就诊任务后,
会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急救,
并请专家会诊,共同诊治,
坚持一病例一方案,
让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上地医院开设了门诊、急诊,
特别是对孕产妇、婴幼儿,
血液透析患者等重点人群高度重视,
血液透析患者的就诊需求较大
上地医院目前有15张血液透析床位,
有2位北医三院和航天中心医院的专家
支援上地医院,提供专业指导支持,
上地医院和佑安医院是医疗救治联合体,
有一个专家会诊微信群,
佑安医院的专家会随时在群里提供指导,
如需转院至其他医院
会通过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转诊。
每一个举措和细节,
都是为了降低重症、减少病亡。
3、家庭医生建册防重症
海淀区坚持防治结合,
加强医疗救治,
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海淀区发布了748个家庭医生团队的联系方式,
对老年人、慢性病人、失能、
孕产妇、儿童、需定期放化疗肿瘤患者、
透析患者、重症精神病患者等纳入台账管理,
作为重点关注和保障对象,
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是根据
每个社区(村)的居民情况划分出来的,
每个团队中包含有全科医生、护士、
保健科、儿科等医务人员。
甘家口街道共有18个家庭医生团队,
联系方式公布后,
近几日,每天会有150-200个咨询电话。
发热用药咨询、
老人发热用药咨询、
开药咨询、咳嗽咨询,
面对同样的咨询,
他们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给出更加具体的诊疗方案,
这是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
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的咨询电话,
家庭医生团队24小时不停,
为每一位打来电话的居民解决问题。
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今年建册的孕产妇有810人左右,
现在手中管理的尚有700多名;
65岁以上的老年人18068人;
新生儿423人;
0-6岁儿童4621人,
每一笔台账,
都做到心中有数。
海淀区 对病情处于稳定期的人群,
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电话、
微信、短信等形式做好健康宣教和健康指导;
对病情处于非稳定期的人群,
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联动区级专家组进行评估、会诊、诊疗等,
慢性病人可享受长处方服务;
对病情处于发展期的人群,
必要时启动转诊程序;
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
在家庭医生经过健康状况评估
和确保医疗安全基础上,
进行巡诊或居家医疗服务,
确保此类人群就医可及性。
海淀宣传提醒您!
非紧急情况请您不要拨打120!
把有限的急救资源,
留给急危重症患者!
紧急时刻,
如您在120急救热线繁忙时,
呼叫服务。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