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昌平“两区”建设成绩单:首批63项制度创新任务全完成
在9月14日举行的“两区”建设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仁全介绍,2020年以来,昌平区以“两区”建设为牵引,强化“五子联动”,深化改革开放,聚焦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创新硕果累累、发展生机勃勃,“两区”建设首批63项制度创新任务全部完成,形成了一批“首创案例”。
杨仁全表示,昌平区强化政策赋能,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任务圆满完成,搭建的医院数据一体化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临床运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竣工交付,全市首个自贸组团医药健康产业促进政策发布实施。“揭榜挂帅”开展北京市美丽健康产业领域政策“会诊”,形成“一报告两清单”,同时围绕大力发展美丽健康产业,在全市首创出台“美丽经济十条”,推动8所高校共建北京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提供“昌平经验”。今年,围绕全链条集成创新,昌平区推出了“两区”建设新一轮128项任务,目前完成率近8成,全区创新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长50%以上,“两区”建设驱动作用持续凸显。
“两区”建设以来,昌平区强化项目赋能,产业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诺诚健华抗肿瘤创新药物生产基地、科兴疫苗质量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加快落地;华辉大分子生物药工艺研发平台正式启动,新生巢、飞镖加速器、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陆续建成投用;百济神州、万泰生物等一批领军企业扩产扩能;诺华研发中心落地昌平,创新药可善挺项目完成生产许可证办理;区内4家企业获北京市首批外资研发中心认定;维泰瑞隆、优脑银河等60余家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集中落户生命科学园。
两年来,昌平“两区”建设入库项目达到520个,预计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全区市场主体年均增速达到12%,总数超过18万家,其中自贸昌平组团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提前完成3年发展目标;颖泰嘉和等8家企业成功上市,大企业支撑、创新企业繁荣的发展格局持续完善。2022年1至7月,自贸昌平组团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4.8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5.4%。今年,昌平区还制定实施了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将聚焦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条赛道持续发力,加快释放核爆效应。
“两区”建设以来,通过强化服务赋能,市场主体感受度取得新突破。项目服务方面,“小米二期”项目探索出提前预审、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创新做法,仅用84天就完成了项目供地,形成了拿地即开工的“小米模式”。科技服务方面,高标准应用推广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区内2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企业端的“随申请、随认定、随报备”,占比全市第一。金融服务方面,制定科创金融政策,引入首都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做大做强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构建多层次母基金体系,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全周期成长。人才服务方面,为60余家企业的200余名高端人才提供了签证便利,打造“一站一室一厅一平台一中心”的自贸服务体系,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服务站先后挂牌,自贸集群注册平台、国际人才活动室、外国人服务大厅陆续投用。此外,昌平主动对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帮助北汽福田等企业获批多个国家RCEP原产地证书。
两年来,昌平区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激发,新增专利授权近2万个,年均增速20%,科技创新成果呈现出“井喷”态势。北生所李文辉教授荣获2022未来科学大奖,细胞焦亡抗肿瘤免疫功能、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发现集中涌现,“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一批原创新药从昌平走向世界等。自2014年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开启以来,昌平区获批上市的创新器械达到21个,占全国的12.1%。
杨仁全表示,下一步,昌平区将坚持把高水平开放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全力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增强“两区”建设显示度,将生命科学园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