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体验非遗创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王润
昨天,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演艺京城”主题活动在正乙祠古戏楼举办,通过“大戏·开场”“大戏·沉浸”“大戏·焕新”“大戏·惠享”四个环节唱响“大戏看北京”。好戏首演、会馆有戏、戏剧体验日、大师讲戏等多项重点活动连台亮相,覆盖百家剧团、千场演出,惠及百万观众,助力文化市场复苏繁荣。
近20部精品大戏将首演
作为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六大特色板块之一,“演艺京城”板块联动各大剧院、剧场、演出团体、演艺机构、线上演出平台、新媒体平台,通过全渠道推广、突出“大戏看北京”这张首都文化金名片。
活动现场,“大戏·开场”环节重磅发布了近20部北京首演好戏。北方昆曲剧院9月和10月将上演20余台近50场演出,其中《国风》取材于春秋时期著名历史人物许穆夫人的故事。新编大戏《曹雪芹》也将于10月底上演。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只此青绿》将通过IP赋能与媒体传播的跨界融合,打开新的思路;朝阳剧场每周四周五将奉献《聆听中国》等多场音乐会与演出;还与四川眉山携手打造原创舞剧《东坡》,将于2023年年初登台亮相。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方面介绍,老舍戏剧节今年将带来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开幕大戏《俗世奇人》、闭幕大戏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以及话剧《惊梦》《红高粱家族》《虚像的道化师》等都非常值得期待。
特色会馆捧出特色活动
“演艺京城”板块聚焦会馆演艺新空间,整合优质演艺资源,助力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实现传统艺术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相互赋能。
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晓辉表示,“会馆有戏”结合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和演艺优势,有效盘活特色会馆空间资源,打造了主题鲜明、内容多元、功能各异、“特而精,小而美”的沉浸式演艺空间。后续,正乙祠戏楼将联合北方昆曲剧院,传承发扬昆曲文化特色;福州新馆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推出沉浸式曲剧《林则徐在北京》;报国寺在进行综合性传统戏剧演出的同时,将联合演艺集团打造沉浸式剧目;梅兰芳纪念馆开发“遇见梅兰芳”文化品牌,深挖戏曲文化内涵。
线上线下推动全城看演
“演艺京城”还推出“大师讲戏”系列活动。9月至10月将联合北方昆曲剧院推出5场线下大师课,联合中国网演艺频道推出10场线上大师课,邀请10位戏剧名家,重点讲解10部戏剧。
“演艺京城”多元拓展演艺内容供给渠道,联合大麦网、天桥艺术中心、吉祥大戏院、开心麻花、保利剧院、繁星戏剧村等数十家演艺剧院和表演团体,向市民放送大量优惠票,最低可至三折。同时联合中国网演艺频道开拓线上云演空间,推出“云赏百部优秀作品展演”专题活动,以及全国各大剧院正在上演的优秀剧目,并开设“献礼二十大”红色专区,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便可尽享好戏魅力。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