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天日夜坚守,随着2月15日最后一位观众离场 “雪飞天”医疗团队完美谢幕
首页 > 原创 > 最观点 > 正文

300多天日夜坚守,随着2月15日最后一位观众离场 “雪飞天”医疗团队完美谢幕

来源:北京晚报 2022-02-16 16:36:05

在雪飞天——首钢滑雪大跳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赛场近在咫尺,随时保护着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等到最后一位观众离场,他们才能撤离场地。他们就是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疗保障团队。

竞赛场地紧急赛道转运受伤运动员

各环节衔接精确到秒

首钢滑雪大跳台共有4个比赛项目,赛程不长,但医疗保障准备工作一年前就开始了。“这里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场馆。”场馆医疗官、天坛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康帅说,为了尽早熟悉场地和救治流程,去年3月起,医疗保障团队就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和各种推演。

首钢滑雪大跳台医疗保障团队共有74名成员,除场馆医疗官康帅、副医疗官王昊等神经外科骨干外,其他成员来自骨科、颌面外科、普外、心内、呼吸、急诊等专业。在满足创伤救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应对常见内科疾病的救治。

300多天里,医疗保障团队竭尽全力收集赛事保障经验,并充分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反复讨论、演练应急预案的各个细节,每个环节衔接精确到秒。

竞赛场地医生为受伤运动员快速查体指导下一步治疗

救援效率获官方认可

去年12月1日起,医疗保障团队陆续进驻首钢滑雪大跳台。刚到赛场,队员们被“雪飞天”惊艳了。但还没来得及兴奋,他们就被拉到医疗站,开始“真刀真枪”地演练。

如何在保护固定上肢的情况下脱卸伤员的雪板,在坡道上抬起伤员脊柱板时如何协调保障队员起身的高度、姿势,在救援过程中如何随时保护运动员隐私,如何让重达300斤的船式担架“听话”……

转场到雪地上,即使是最优秀的医生也显得笨手笨脚。“想游刃有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反复练习。”王昊说,每次演练,团队都要多角度记录,大家对照录像中的问题反复练习,不断改进。

艰苦的练习效果明显,队员们配合越来越默契,救援效率和效果越来越好。“我们的准备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认可,他们认为我们的处置是准确的,固定和转运非常专业、安全和快速,我们是一个团结和装备精良的团队,是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团队。”对于保障团队来说,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每时每刻都保持冷静

2分钟,将患者运至场地外;4分钟,评估伤情完毕,启动转诊流程,将患者转往定点医院;15分钟,患者抵达定点医院救治……

从2月3日首个冬奥会训练日开始,这样争分夺秒的场面在大跳台经常出现。由16名医护骨干和4名高校志愿者组成的赛道医疗点承担着比赛场地救援和医疗保障的最前沿任务。

此时,观众医疗保障工作也已启动。“每天6时到场,部署各点位工作,等待观众入场;最后一名观众离场后,检查设备和场地,我们再离开。”团队成员杜万良说,看似简单,但每一天的保障工作都在考验着队员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每当比赛结束,在全场成为欢乐的海洋时,近在咫尺的保障团队却必须保持冷静。“只要观众不退场,我们就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只能把兴奋放在心里。”杜万良说。

昨天(2月15日),首钢滑雪大跳台完成了本届冬奥会的比赛任务,这支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疗保障团队也完美谢幕。

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关键词: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