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残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用坚强的意志挑战生命的极限。赛场外,残疾人志愿者用热情、积极的心态帮助他人,发光发热。
2021年11月24日,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正在进行,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王梦浩作为残疾人志愿者代表站在舞台中央,用力挥舞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旗。
回想起授旗当天的情形,王梦浩难掩内心的激动,眼神中闪着光亮。“作为残疾人志愿者代表接受北京冬奥组委的授旗是至高的荣耀。上台前我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站稳,千万不要摔倒……”
舞台上的“小巨人”
由于先天发育不足,王梦浩双下肢不等长,被判定为四级肢体残疾。尽管可以不借助工具,但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及负重对她而言仍是个不小的挑战。她回忆,主办方建造了可移动的装置,残疾人志愿者们只需保持站立,便可平移至舞台中央。
这一“暖心”设计可让王梦浩犯了难。原来,在站立时,她习惯将左膝微微弯曲,使双脚同时着地,但这样的姿势很难保持平衡,“有平移的外力,还要挥舞旗帜,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王梦浩为难地皱了皱眉,但又立刻舒展开来。
积极乐观的她怎能被这点困难所难倒?“在舞台开始平移的那一刻,我左腿弯曲用力蹬地,将重心向右脚转移,身体稍微前倾,前脚掌受力,脚趾也在用力地抓地……”王梦浩仔细回忆着保持平衡的技巧,仿佛任何困难在她看来都不算事儿,“重要的是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害怕和退缩。”
从台侧到舞台中央的距离大概有10米,需经过约10秒的平移时间,王梦浩彩排练习了不下30遍。最终,她以完美的姿态挥动起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旗,舞台中央的小小身影“一左一右”轻微地摇摆着,自信的笑容像花一样绽放开来。
志愿初心源于他人的善意
王梦浩出生于河南焦作的一个小村庄,打小父母工作忙,她从小学便开始独自上下学。由于行动不便,王梦浩只得走一会歇一会,短短一公里路就要花上20多分钟,而她也总是低着头,自顾自地前行。
是同学与老师的善意渐渐敲开了王梦浩封闭的内心。一次放学,班主任看到王梦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便提出用自行车带她一程,“我有些不好意思,但看到老师热情真挚的眼神,我便答应了。”
这个破旧得有些硌屁股的后座,王梦浩一坐就是三年。而她也渐渐发现,与她一起行走的伙伴会放慢脚步,等她一起走;陌生人的目光也从开始的好奇变得友善……童年时期遇到的这些来自他人的善意,在王梦浩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我收获了很多帮助,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当梦想照进现实,王梦浩开启了她的志愿之旅。在过去几年的大学生活里,她在学校的红十字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在大三那年担任了红会会长。组织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培训、策划献血活动、深入校外社区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王梦浩的日常。
在服装学员两校区间,经常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瘦小身影在街道中穿梭,“刚开始吃不消,后来买了一辆适合自己身高的自行车,就方便多了。”她笑眯眯地说,一副乐天派的样子。
做残疾人的桥梁与破冰者
在红十字会的志愿经历给王梦浩带来了不少变化:从前胆小内向的她变得开朗外向、善于沟通交流,掌握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包扎等急救知识,并具备培训他人的能力……同为残障者的她也更能与残疾人产生共情,敏锐地观察到他们在哪些地方需要帮助,并给予更贴心的服务。
正是这些闪光点,让王梦浩从报名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的2428名中国残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赛会志愿者,她将在北京颁奖广场为观众提供服务,续写她的志愿之旅。
面对即将迎来的冬奥志愿服务,王梦浩默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做残疾人运动员与志愿者的破冰者。“我能力有限,没有健全的志愿者力气大、精力足,但我最清楚残疾人需要什么帮助,想获得怎样的帮助。”
同时,她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有些志愿者由于不知如何服务残疾人,而“不敢”向他们伸出援手。“我愿为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帮助残疾人传达需求,并告诉志愿者如何提供帮助。”
活成一束光,照亮更多人。“志愿服务于我而言是件特别幸福、快乐的事。”王梦浩说。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