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讯息:有种情怀叫“漂洋过海”,歌剧《侨批》亮相中国歌剧节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世界讯息:有种情怀叫“漂洋过海”,歌剧《侨批》亮相中国歌剧节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5-12 11:21:42

5月11日,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的参演剧目,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出品,珠海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民族歌剧《侨批》在杭州大剧院举行了首日演出。该剧用极具岭南特色的表现手法,记录了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主办,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在中国歌剧节舞台上,一系列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歌剧作品先后登台亮相,向观众呈现了新时代中国歌剧的万千气象。

作为本届歌剧节新创参演剧目,民族歌剧《侨批》先后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及“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获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资料图)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给国内眷属的、附有汇款的书信及其回文的统称,是一种“信汇合一”的载体,被称为跨越大海的来信,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曾兴盛一时。一封又一封侨批漂洋过海,或亲笔、或代笔,每一封侨批往往只有寥寥数语,陈旧的黄纸上却饱含了海外华侨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记录了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该剧集聚了作曲家孟卫东,编剧王勇,导演廖向红、邓一江,指挥朱曼等国内一流艺术家,充分挖掘了“侨批”这一岭南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描绘小人物的悲欢,以小见大,将厚重的历史画卷在舞台上铺陈开来,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性大爱与义薄云天的同胞情义。

编剧王勇表示:“这部作品不是取自于一封信,它的灵感、创作动机以及最后呈现的戏剧结构,是来自于无数封信、无数个家庭,最后化作了舞台上的这一个故事,浓缩成为剧中活灵活现的人物。”

在艺术设计上,该剧充分运用了极具岭南特色的“大海”意向。导演廖向红表示:“我们以一封侨批为核心设置人物、结构全剧,‘侨批’与‘大海’富有不同的象征意蕴。‘侨批’是家书,是银信,是连接家乡与远隔万里他乡的纽带,是承诺、信义的象征;大海是生路,是屏障,是人生难于主宰的命运象征。”

首演结束后,不少观众也在朋友圈评论,“海”是这部戏最大的意象。舞美设计丁丁表示,“这部歌剧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为了把一层层的海浪‘固化’下来,我们制作了一个超过13度的斜坡,这个车台可以左右开合,呈现船舱、海难的场景。”

在音乐风格上,该剧以深沉、大气、厚重、抒情为整体音乐风格,以广东音乐作为基调,运用了多种民族乐器,有浓厚的岭南音乐特点;以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架构本剧,增强人物的行动性、戏剧性。昨晚的演出中,以“大海”为音乐主题,歌唱家吕薇饰演的梁董氏在剧中循序渐进、层层叠加、多次再现,直至最后,以一曲咏叹调《大海,我爱恨悠悠》将全剧推向高潮。

今年4月,民族歌剧《侨批》亮相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代表广东文艺院团首登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引起广泛关注。北京演出后,编剧、作曲、导演等主创团队再次召开创作会议,充分吸纳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剧本的情节设置、旋律唱词、舞台调度等再次进行打磨修改。

本次在中国歌剧节亮相,正是《侨批》新一轮打磨后的全新亮相:情节上更加人性化,通过梁彩云人物心理的刻画,丰富饱满了人物形象,体现她为家庭自我牺牲的爱与孝,让故事更加感人动人;音乐上更加凝练,通过旋律的微调,压缩过场时间,加快戏剧节奏;舞台调度上更加紧凑,提升了表演的流畅性,让演出整体观感更加和谐自然。

正如著名评论家、编剧冯双白所说:“《侨批》是一部‘于小人物中见大情感,于小事件中见大历史”的呈现之作,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联系起民族意识的大情感;同时也看到了大历史,如‘卖猪仔’这一幕就饱含了中华民族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它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呼唤。”

今晚,《侨批》继续在杭州大剧院演出一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 39 60 29 14 2@qq.com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皖ICP备2022009963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