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5月3日,与浙博武林馆的一次别离,我们之江见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今日视点:5月3日,与浙博武林馆的一次别离,我们之江见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5-03 23:17:53

5月3日,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旅人们拉着行李箱奔赴车站机场,从假期生活回到日常工作中去。但也有不少人拉着行李箱出现在了浙江省博物馆的武林馆区,这也是浙博武林馆区对外开放的最后一天。

上午九点,武林馆区门口排着长队,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们等待入馆参观。今天到访的观众之中有许多人都是带着行囊进馆,寄存柜很快便显示满额,行李箱等大件包裹在服务中心摆了好几排。对不少人来说,浙博的武林馆区是他们五一杭州行的最后一站,而他们也成为了武林馆区接待的最后一波游客。


(相关资料图)

一面之缘与多年之交

从湖北来的大学生小董专程赶在武林馆闭馆之前来转转。她利用五一假期来杭州找朋友玩,本就有来浙江省博物馆看看的计划。“想去省博的话,一般会被指引到靠近西湖的孤山馆区,但是我后来知道这个馆区就要闭馆了,就特意选了这边,省得留下遗憾。”

小董逛完就要回程了,时间关系,她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匆匆看展,并未尽兴。所以小董也期待着之江新馆的开放,下一次来杭州,可以在新馆更多感受浙江的历史文化。

像小董这样,许多游客都是因为五一小长假,第一次来到浙博武林馆区。有带着小朋友来了解浙江人文历史的年轻夫妻,有带着爸妈来休闲娱乐的打工人,也有对着国宝清单逐个打卡的博物馆“特种兵”;一对小情侣望着展柜里的玉器感叹“真好看,好浪漫”,或许这些玉器也曾见证过良渚时期的爱情;还有小孩子围着互动视频,一遍遍听古老神秘的《越人歌》……

展厅现场

小刘是博物馆的常客了,得知武林馆即将闭馆,特意选在5月3日来“送一程”。

他是艺博展览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小就养成逛博物馆的习惯。这一次,他先来到了三层的“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琴”专题展厅,看了看他的“老朋友”,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小刘第一次看到这张琴,是在孤山馆区,那时他还很小,只是依稀记得,“它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武林馆区建成后,古琴有了专题展区,开放时还请了音乐家来弹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琴听到唐代的声音,它就不止是博物馆的一个藏品,有一种‘活’了的感觉,我们之间有了实际的情感上的关系。”

小刘还很喜欢到武林馆区地下一层看临时展览,尤其对四年前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记忆犹新。

浙博从孤山时代到武林时代,他都有不同的体会:孤山馆非常雅致,小而有味道;武林馆来到闹市,在日积月累中和市民产生了深刻的联结。

对于即将开放的之江新馆,小刘相信新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展现文物、展开公教活动,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专题展厅中,家长们正带着孩子体验古琴弹奏

与小刘计划中的告别不同,周先生一家在最后一个开馆日来到武林馆是“真的很有缘分”。得知武林馆将于5月4日闭馆,周先生大吃一惊:“完全没有想到!”一时间心情复杂——他想起,14年前,他第一次参观武林馆时正是开馆的第一天。

2009年,周先生第一次踏入武林馆区时还是一名大学生,而今天,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父亲,引导着小孩子认识展柜中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面对《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展览展示为复制件),他将图背后历史的脉络、两段分藏的情况等都串进去讲。小孩子虽然懵懵的,却也在记忆中刻下了一段印象。

“以前自己逛,主要就是提高自己的审美,但是带着小孩子一起,就要想这个东西怎么给他讲明白,怎么教育他了解传统文化,有了不一样的心态。”

周先生是一位文博爱好者,从开馆日起,就很爱来浙博武林馆。而他也在一次次观展中,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再到如今的一家三口,武林馆见证了他的成家立业。

“这十多年间,我整个人的变化很大,杭州的变化也很大,博物馆就像一个尺一样,它就在那边,刻度就在那边,见证了很多。”如今,浙博这个“尺”即将走向之江,周先生真诚地祝愿,博物馆越办越好。

有不少游客是“大手牵小手”的组合

志愿经历从这里开始

下午两点,博物馆广播通知,小朋友可以来服务中心领“寻宝卡”。服务中心的咨询台一下子排起长队热闹起来,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准备开启镇馆之宝打卡活动。孟大姐和组员们引导小游客们登记领卡,迎来了一天之中的一个忙碌时段。

孟大姐是浙博武林馆区的一名志愿者,已经有八年的工作经验,最早的志愿经历就是从浙博武林馆区开始的。八年来,她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着武林馆区的变化:人越来越多了,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这次闭馆在即,她的体会更加深刻:“大家热情都特别高,从行李就能看出来,行李寄存柜已经放满了,放到这边服务台的不知道比平时多了多少倍!我们工作人员也比平时增加了。”工作上的忙碌却也让孟大姐感到十分高兴:大家求知的心态特别明显。

孟大姐自然也少不了“求知的心态”,她很骄傲自己有机会经常在展厅里看展。“我们岗位会安排巡逻,每个馆都要巡,相当于我们每次来去巡逻的时候,都要去转一转。”小朋友们玩的“寻宝游戏”,孟大姐可是熟练“玩家”,她经常要把镇馆之宝都去找一找、看一看:“我们觉得是自己家里的宝贝一样的。”

孟大姐还是志愿者周三组的组长,节假日不分组但周三组的志愿者们在今天都到齐了。大家纷纷表示“舍不得”,一起在展厅留了影。在之江新馆开馆之后,志愿者们还会前往这个新馆继续为观众们服务,孟大姐讲:“浙博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志愿工作我们会一直做到不能做为止。”

孟大姐正在工作中

“再见武林馆,我们之江见”

下午4点30分,闭馆音乐提醒观众离场时间将近,人们陆陆续续向馆外走去。这时,大部分游客都已经了解到,自己成为了武林馆区的最后一波游客。

服务中心又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围上来填写问卷,领取纪念书签,并排队印上博物馆的专属印章。在闭馆前的几十分钟里,游客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大厅中间举着印章书签合影留念。孟大姐也走到展览海报墙前面,一面一面地记录下武林馆区举办的历场展览。

海报墙

一对母女因为恰巧路过便走进了武林馆区,恰巧成为了闭馆前一日的亲历者,在大门口合影,记录下了这“恰巧”的缘分。

一对小姐妹在走之前在门口的留言簿上写下了再见与祝福。留言簿上,一页页意见栏上写着:“再见武林馆,谢谢你带给我的历史沉淀。”

“感谢14年的陪伴,我们之江见!”

周女士最后一个走出武林馆,闭馆时间到了,她仍依依不舍地印下印章。她每年能来很多次,每有亲朋好友来杭,总要带他们来转转。“我觉得来到一个地方,首先就要看看当地的博物馆,才好了解一方文化。”武林馆区搬迁她自然十分不舍,却也期待之江新馆继续承担起文化宣传的使命。

一名游客在最后一个开馆日的留言

随着博物馆大门关闭,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历史使命正式完成,浙博的“之江时代”将在今年夏天正式开启。据悉,原馆区将留作党史馆与军史馆之用。

更多之江新馆的详细信息请关注后续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 39 60 29 14 2@qq.com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皖ICP备2022009963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