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村里,来了Z世代。
他们,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于脚下的土地有着和父辈同样的热爱;他们,活于“线上”、立于“新潮”,带着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重返田间地头。
这个五四青年节,潮新闻推出“村里来了Z世代”特别策划,走进这群00后农创客们。
————————
两手托着重达60斤的植保无人机,脚蹬胶靴的周凡越漫步至青色小麦田边。
打开手机,滑入页面,点击确定,接到指令的无人机旋即起飞,直线型来回翱翔于麦田上方,机体下方,雾化药水跟随无人机航线,均匀洒落至麦田每一处。
五一前夕,2000年出生的嘉兴海盐农创客周凡越完成了今年最后一次小麦防病防虫的药水工作,如往常一样,轻松又高效。
“新时代的农业工作,并不是传统的纯苦力做法。”周凡越说。
去年大学毕业后,周凡越返回家乡海盐县于城吕冢村,摇身一变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00后“农创客”,田间地头出现了年轻的脸庞。
回家乡务农已经一年了,爱操作农业机械、无人机的周凡越,为自己立下了“三个1000”的小目标:每亩纯利润1000元,一个人管理1000亩土地,小麦亩产量1000斤。
无人机、北斗导航拖拉机
这个农村青年有点拉风
海盐县于城瑞丰农场,是周凡越每天工作的地点。
鸭舌帽、卫衣……穿着打扮上他保留了年轻人的“潮气”,举手投足里,是农村里不常见的青春气息。
周凡越和父亲承包了海盐县内950亩土地。
刚到农场之时,土地何时除草、何时保水、何时追肥,周凡越的规划要精确到每日,才能确保每亩土地都得到照料。
农场的房间内,白色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黑色印记,正是周凡越的“杰作”。
按照记录,今天是打除草作业的日子。
周凡越抱着硕大的无人机,在麦田边开展防病防虫药水工作,无人机机浆卷起的风,扬起周凡越的衣角,农田中的青年显得格外拉风。
无人机的撒药速度,是周凡越最为青睐的特点之一。
“无人机撒药,一个小时能完成30亩土地工作量。”若是人工撒药,一个人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才能保证同样的亩数工作量。
在周凡越承包的土地内,打药、施肥、喂虾、播种等工作全部交由无人机完成。四五个人,花费一天才能完成80~120亩的细碎农业工作,周凡越一个人操作两辆无人机,一个小时就完成50亩的工作量,效率大大提升。“以前,每逢农忙,家里请几十个临时工,中午吃饭要坐满3~4桌,现在无人机搭配几个人干活,同样能保质保量。”
农业科技的触角伸向了更多方面。
田间地头的低压灌溉,打破了以往的U型管灌溉方式,更节省人力。曾经最热的夏天,农忙时节每天巡视粮食作物生长情况,要暴晒1~2个小时,现在可以用小型无人机来解决。
传统的稻谷晾晒需要人工翻动,但是现代的烘干机全链条解决问题,从拖拉机搬运到烘干机,烘干之后拉往粮仓,全线无需人工参与。
拖拉机装上了北斗导航,下达走直线的指令后,农田的开沟工作可以交给它来完成。
很多的农田细碎工作交给了机器,承包人员站在机器背后操控,这成为现代农业大包户的日常。
零零后青年有大志愿
渴望达成小麦亩产千斤的梦想
从小,周凡越在瑞丰农场长大,他记得,少年时经常帮助爸爸干农活。
“当时,初中的我开拖拉机耕田,旁边的农户都好奇地探头来看,没见过这么年轻的拖拉机手。”周凡越从浙江交通技术职业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了熟悉的村子,继续和爸爸一起管理承包的农田。
今年,承包总量已达到900多亩,海盐县于城吕冢村、通元镇良贤村、于城镇何家村都有两父子承包的土地。
开春,土地上种植小麦,5月收获之后,转而7月份继续种植水稻,一块土地上两轮粮食作物,提高亩产产值。
小龙虾也是周凡越田里的另外一份产业,捕捉空档期,见缝插针提升产值。
回家乡操持现代农业,周凡越不仅干得顺手,而且干得好。
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让规模化农业变成可能,农创客的收入也在逐步提升。
周凡越说,同样的机械成本,承包越多的亩数收入也能相应提升。“比如我的拖拉机成本已然存在,使用在500亩的土地上亦或是1000亩的土地上,成本是相同的,但是收益上,自然是承包量越大越好。”
去年一年,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加持,在900多亩的土地上,周凡越实现了几十万的纯利润产出。
“最近大家都说学历包袱是‘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我更倾向实用主义。现在的农业不似从前,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吃的苦比起传统农业要少了许多。”在农闲的时候,周凡越还自学农学本科,学习了更多的农业知识和作物管理技术。
58岁的周永军也肯定了儿子的敢想敢干。
“以前30多个人管理500~600亩,现在不到10个人能管理将近1000亩的地。”周永军说,发展农业科技对于承包大户来说,是必要的事情。比如说现在大家不太爱干农活,请人干活不仅贵而且艰难,甚至面临着有些临时工临阵脱逃的风险。但是无人机等机器不一样,撒料、播种,这种辛苦的活交给机器,做得又快又好。
通过和同行交流,周永军发现基本上一般的大承包户都用上了无人机,“无人机,在村里不是最新鲜的了,现在大家都在研究使用更新的农业科技了。”
广阔的农业发展天地等着年轻人去开拓,周永军也赞成这一点,甚至,儿子的带动下,周永军也了解了很多农业科技,“我现在也知道大疆等品牌了,都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学起来了!”
周凡越也希望,往后几年,农业科技越来越发达,能早日达到“小麦亩产量1000斤”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