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下过雨的杭州梅家坞,空气格外清新,假期第一天,西湖边再一次开启人从众模式。
避开乌泱泱的人群,去山清水秀的梅家坞寻一处茶庄,喝喝茶吃吃饭赏赏景,或许是不少游客的惬意选择。不过,今晨,梅家坞一茶庄老板却主动喊话“劝退”客人:没预定就别来了。
(资料图)
预约爆满,无处停车
茶庄老板不得已“劝退”游客
孟之歆家的茶庄一早就迎来了好几波来自上海、江苏的游客。
这个五一假期,孟之歆和翁梦婷俩夫妻大概是闲不下来了。
从停车场穿过一座小小的便桥就到了他们家的茶庄,一幢农家建筑和屋前流水环绕的庭院,几尊青花瓷瓶不经意地点缀在其间,许是桥边有一株腰膀粗的樟树,因此茶庄以“樟乐”为名。
“这个假期预约情况挺好的,茶庄基本上都订满了。”樟乐茶庄的主人孟之歆告诉记者,茶庄大概能同时容纳300来人。“消费复苏是挺好的,就是我们这里吧,停车也不是很方便,导致有些人找不到车位直接离开了。”孟之歆说茶庄翻桌率不是特别高,是可以享受慢生活的地方,还是希望大家能慢下来享受自然。“所以遇到熟悉的客人打电话来,我也会劝他们,没预定好的话就先别来了。”
之所以预定情况这么好,除了有梅花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茶庄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将龙井茶与各种食材进行巧妙搭配起来食用。
要问樟乐茶庄有什么招牌菜?被“茶香系列”农家菜:茶香鸭、茶香虾、茶香仔排、茶香猪脚吸引来的客人不少。毗邻钱塘江,江鲜系列同样是茶庄的特色之一,此外滋补养生系列菜品也颇受好评。
每逢节假日,孟之歆家的茶庄就会挤满外地游客。“我们不是开了有二十多年了嘛,也有蛮多外地的回头客,有过了好几年再来的。”孟之歆说,有时候还会碰到客人对她说:“哎呀,我上次来你们还小嘞。”
炒茶十多年,师从非遗传承人
他还在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中获了奖
五一预定火爆,孟之歆夫妻俩也提前寻了几位临时帮忙的人。说起来茶庄一年四季生意都不错。只是遇上3月份的采茶季、节假日和周末的时候,会格外忙碌。即便是一年里头气温最高的夏季,也会有许多人被茶庄的龙井吸引。
“我们这里除了没有住宿,其它和茶文化有关的都可以体验到。”孟之歆说,大部分客人喝茶、爬山、吃饭、感受茶文化,一天就过去了。
“‘品龙井’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一杯纯正地道的西湖龙井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说起茶文化,孟之歆津津乐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37岁的孟之歆从十年前开始学习手工制茶,如今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老师。
“真正的龙井茶就是要靠手工炒,机器炒出来的茶叶好像不再是那把茶叶。”孟之歆说,机器炒一斤茶叶,只要2小时就可以,手工炒需要5小时。“机器炒得固然高效、品质统一,但手工炒得除了叶泽‘翠绿、扁平、光滑’,开汤后会有兰花的香气。这是机器无可比拟的。”
茶香就是在炒茶师傅那一双手掌对火候的掌控下慢慢炒出来的,多不得少不得,少了香气不够正,多了火味会夺了茶香。
茶叶在200℃的高温里翻滚,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手法轮番上阵,锅不离手、手不离锅。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龙井就是这样被炒制出来的。其中温度、色泽、形貌,全凭眼力、手感判断。
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西湖区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中,孟之歆获得了新锐组亚军。
“我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手工炒制的西湖龙井。”孟之歆说,既然和西湖龙井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也得到了樊生华老师的指点,会以茶庄为媒,把西湖龙井、茶文化以及手工炒茶这门传承下去。
(受访者供图)
家门口的停车场车子渐渐多了起来,假期开始了。孟之歆已经做好了准备,和妻子一起迎接忙碌的五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