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保严管”的耕地保护整体态势,是浙江“拼经济”的基础。
在守住耕地、生态底线的前提下,着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而重大项目建设是稳投资、增后劲的主力军,用地审批是项目落地的第一道“关口”。
(资料图片)
今年3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启动了2023年“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继续让项目落地速度快起来、效率高起来,超常规做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大项目的用地审批,离我们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事实上,修高速、筑水库、建机场,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老百姓。
比如,3月开工建设的杭城最后一道防洪屏障——余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就涉及到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这个项目的用地审批权限,在自然资源部,办理过程需要国家、省、市、县四级部门联动,如果不采取超常规的举措,项目用地审批时间可能较一般市县级项目长,开工进度也会受影响。
这大的民生工程要落地,如何少占或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如何主动服务、压减审批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以这个项目为例,省自然资源厅运用“浙地智管”场景开展“空间适配”,将空间布局矛盾协调、部门管控要求协同提前至项目立项阶段;同时,优化迭代在全国首推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多评合一”,统筹归并了重大项目规划选址论证、耕地保护暨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论证、节地评价论证,统一编制论证报告,开展技术论证。
在国家、省、市、县四级高效联动和空间适配、多评合一等手段加持下,余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仅用了9天就获得了用地预审批复,创造了浙江报部用地预审时效的新记录。
在杭州湾南岸交通大动脉——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省自然资源厅为了让工程尽快开工,主动对接,上下联动,加快推进项目先行用地审查报批,获批时间较以往同类型项目提前半年,获批面积74.4公顷,占用地预审控制规模的13.7%,保障了项目尽快开工、尽快形成实物量。
还有浙东大水缸——宁波奉化柏坑水库扩容工程,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国家规则,简化了用地预审阶段审查内容,缩减了预审组件时间,在一周内完成组件并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批,仅用半个月时间获得用地预审批复,为项目尽快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创造了条件。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已组织召开“多评合一”论证会议近30场,在减少用地审批前置环节、优化论证流程、提升论证效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