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保险公司吗,我的车被人追尾了。”
“后面是什么车?”
(资料图)
“红旗9。”
“红旗H9吧?”
“不是,是红旗9中远程防空导弹运载车……”
这个是最近网上流传的一段聊天记录和配图,当然绝大多数驾驶员没有这个机会遇到这种情况。
其实80%以上的车祸都是些小剐小蹭,由于当事人不敢挪动现场的事故车辆,遇特别是雨雪天气或早晚高峰等事故多发时段,在现场等待时也是非常尴尬的,极易造成道路拥堵或引发次生事故。在浙江,使用浙江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浙里快处”应用后,当事人通过手机“浙里办”APP、微信小程序、短信H5链接等端口进行报案取证,可快速撤离现场,方便程度大大提升。
在今天(4月13日)浙江省公安厅的新闻通气会上,交管部门向公众汇报:今年以来,“浙里快处”应用平台已累计处理事故16.4万起,非伤人事故处理平均时间下降42.9%,保险理赔平均时间下降30%,小额简易案件定损时间从平均2天缩短至1天内。
80%以上车祸适用“浙里快处”
近年来,随着浙江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大幅上升,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也在攀升,近三年全省年均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00余万起,其中简易程序事故占98%以上,且非伤人事故又占简易程序事故的8成以上。
“浙里快处”平台主要适用于非伤人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即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的不涉及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无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损失轻微的交通事故。
目前系统受理时间为7时到20时。
当事人在手机报案时只需完成三步成操作:上传事故现场照片,输入车牌号,输入当事人驾驶证信息。
系统基于“浙里办”认证会自动关联相关信息,受理警情后民警会调用视频信息,依托跨部门数据,对当事人身份、车辆、保险信息等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核实事故信息、实现远程取证、在线定责。
与此同时,系统将事故责任认定书连同相关数据自动流转至当事人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到事故信息后进行线上定损,同步发起理赔服务。
01:25从“先行先试”到“全省落地”
今日,杭州俞先生驾驶车辆在拱墅区上塘路发生一起两车刮擦的交通事故。在交警的远程指导下,他打开了“浙里快处”平台,按要求上传事故照片后,快速撤离现场。
令他没想到的是,从事故发生到完成责任认定、保险一键报案,全程仅用了15分钟。
“浙里快处”应用推出前,一般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需电话报警、保留事故现场,等待交警现场勘查取证;当事人还要向保险公司报案,给车辆定损。作为2021年浙江省公安厅推出的数字化改革项目之一,“浙里快处”把“报案-处警-定责-保险报案-定损-理赔”六个步骤,压缩至最短三步,即“报案-定责定损-理赔”。
这一应用解决了群众等待长、处理慢、理赔慢等问题,通过数据融合实现了人、车、保险、事故各类数据自动关联、比对、流转和提示,破解了“小事故”引发大拥堵的难题。
嘉兴、绍兴率先试点一年后,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2022年11月,浙江省公安厅、浙江银保监局、宁波银保监局联合召开全省推进会,“浙里快处”应用到浙江全省。
杭甬嘉绍4城被列为全国试点城市
“浙里快处”应用平台创新研发有三大模块:
一是服务监督模块,实时预警“等待长、处理慢、理赔慢”等情况,倒逼处理效能提升。
二是异常预警模块,自动提示涉嫌碰瓷、保险诈骗等信息,实现闭环监督。
三是精准宣教模块,定时、定向、定类推送事故宣教信息,落实精准宣教。
这一成果入选了浙江省发改委“数字社会”第二轮项目,同时入选“数字社会”的“关键小事”清单并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3”。
4月,杭州、宁波、嘉兴、绍兴4个城市被公安部交管局列为全国36个轻微事故视频远程处理试点城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