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南宋宫廷画师李嵩在《西湖图》里,用淡墨染出整片北山。当时还没有北山路,湖岸山居连成一片。而在西泠桥的南边,他分明画出了一条小路。今天西湖边,小路犹在,叫栖霞岭。
在岭上31号,20世纪绘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7年。也是在这里,他完成了伟大的衰年变法。
800年后,正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中,李嵩《西湖图》在一楼“宋韵”主题展“湖山揽胜”中展出;楼上,黄宾虹和潘天寿两位20世纪大师的山水作品,作为“今辉”呼应展出;黄宾虹作品的展览名叫“夜山钩古”。
(资料图)
1
相比一楼的许多宋代名作,二楼“今辉”部分黄宾虹先生的画,显得不容易读懂。这件事情,在80年前黄公第一次办个人书画展时,人们就有困惑了。
1943年,“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在上海西藏路宁波旅沪同乡会开幕,展品除画家近年画作山水、花卉及金石、楹联等外,黄公历年为友人所作画件,作为非卖品陈列,整体展示了大师创作的主要风貌。
当年黄公在上海艺专的同事、翻译家傅雷,是展览的策展人。画展期间,傅雷几乎天天来到会场。他很注意观众们的反应,有时还与他们一起读画,一起探讨研究。
观众对黄公画作每有疑问,傅雷便热忱地解答。当年为了让观赏者能更好地领略黄宾虹画作精髓,傅雷后来化名“移山”,写了《观画答客问》一文,以传统文赋的主客问答形式,虚构一人观看黄宾虹画作后疑惑不解而发问。
傅雷先生首先替我们非专业的观画人问出了心里的一大疑惑,客:“黄公之画,山水为宗,顾山不似山,树不似树,纵横散乱,无物可寻,何哉?”站在黄宾虹先生的画面前,啥也没能找到,山看着不像山,树也不像树,只看到散乱的笔笔划划,为什么?
傅先生赶快要扶你往后退几大步,曰:“子观画于咫尺之内,是摩挲断碑残碣之道,非观画法也。盍远眺焉?”你站得太近了。咫尺距离,不是看画的方法。为什么不试试远眺?
逼视着黄公画中的大山水,只能看到局部的山石纹理,树干枝桠,怎么能感受得到烟云出没,疏林密树,得到峰峦气势?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道理,“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宾虹《夜山图》 纸本 水墨 95.3×36.3cm 年代不详 浙江省博物馆藏
2
“从‘此山’退出来”这种观看法,今天的观众不会陌生。就在刚才,大家在一楼看宋画时,也得往后退着看。
浙江省美术协会副秘书长李云雷昨天带朋友在马远的《松寿图》面前观看时,建议大家往后退二米,“遂见骨骼清朗,愈远境愈深”。
“同样看宾虹老人画,近看一片混沌,远观丘壑万千。”这是黄宾虹对宋画的一种回应。
《松寿图》南宋 马远 绢本 设色 纵122×52.7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往后退”也是今天有机会见识了大量西方绘画的当代人很习惯的看法。如果在一幅莫奈面前,你一定很吃惊:怎么近看满目色块,无物可寻;一旦后退远观,景观灿然,蔚为奇观。
当年傅雷给黄宾虹的信中,就已经多次用西方现代绘画来类比黄宾虹的作品,以论证中西绘画精神并无二致。“先生所述董、巨两家(董源、巨然)画笔,愚见大可以说明吾公手法,且亦与前世纪末叶西洋印象派面目类似……笔法亦趋于纵横理乱之途,近视几无物象可寻,唯远观始景物灿然,五光十色,变幻浮动,达于极点。凡此种种,与董北苑(董源)一派及吾公旨趣所归,有异途同归之妙。”
在“宋韵今辉”展览里,大家还可以继续往走上一层,到三楼“含英咀华”展厅,从绘通中西的国美油画,领率傅雷先生说的这种中西绘画殊途同归之妙。
3
初遇黄宾虹,会产生乱、不似、艰涩的感觉,很可能是因为你一眼看过去,先生的山水,尤其是晚年的山水,是一片黑色的。或许可以再把观感说得准确一点,是墨墨黑的。
业界把先生后半期艺术人生归纳为“黑宾虹”,与早年的“白宾虹”相对。“黑”和“白”这次展览都能看到。
由“白”转“黑”,大约是在黄宾虹先生花甲以后。到1933年春天,70岁的黄宾虹只身来到成都。此前他应友人之邀,到四川美专讲学,不料学校因战乱停课,无所事事的黄宾虹决定到西南面的青城山看看。
有一天晚上,黄宾虹无意间注意到白天秀丽的大山,在夜晚显得格外神奇:在月光下,有些地方只剩下黑色的轮廓,有些地方却呈现出银白色。逆光下的山林,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光环,放眼望去,凹凸分明,变化微妙。
黄宾虹马上意识到,北宋人即多画阴面山,如夜行岩壑间。由此他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开启,悟及“通体皆虚,虚中有实”,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宋画多晦冥”的山水真面目。北宋绘画里淋漓非动的神韵,是大自然活泼泼的生命。
后来在诗文中,黄宾虹多有提及“尝于深宵人静启户独立领其趣”,他经常入夜携笔游走山间,在月光中画素描。
再想到今天展览名叫“夜山钩古”,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先生当年对“黑密厚重”之天趣的顿悟。
当然“黑宾虹”的形成,离不开更扎实的功夫。
1937年,黄公应北平古物陈列所和北平艺专邀请,前往任教。不料刚到北平就爆发了卢沟桥事变,黄宾虹也由此开始了他在沦陷区伏居的11年生活。
这11年间,除每周二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讲课外,黄宾虹闭门谢客,每日专心研古,自谓“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
也是在北平的11年,黄宾虹完成了由“白”到“黑”的转变,画风开始变得黑密厚重。
《山色浑融》 纸本 水墨 设色 纵36×63cm 1950年代 浙江省博物馆藏
4
2023年,“宋韵今辉”展览。今天也有人是“偏向此山行”的。
在“夜山钩古”展厅,美术史研究者陈可对着黄公1954年创作的《夜山图意》,越走越近。
他是多次与黄公画作相遇的专业人士。但是,虽然读过黄宾虹对宋画的学习笔记,陈可从没有感到宾翁的画面与宋画有真正的关联。“从前看画册,或者在博物馆里真迹,常隔着很远的橱窗,总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今天这么近距离仔细看的感觉太震撼了。我已经不断地在向宾翁道歉了。”
《夜山图意》黄宾虹 纸本 水墨 设色 51.4×37.1cm 1954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题识:夜山图意。宾虹年九十又一钤印:黄宾虹(白文)
其实陈可没有说错,黄宾虹自评他的山水画也说“与古人无一似者”,唯一能将它们与古人联系起来的是“笔墨”与“笔墨精神”。
因为近,陈可才看清楚黄公画中每一笔每一划,尽显宋人的精微。这树、山、坡、屋、水岸,分明在楼下“宋韵”展厅见过。
这个感受,画家诸乐三先生曾经讲过。1946年下半年,他应老友潘天寿的邀请来杭州国立西湖艺专任教。不久黄宾虹先生也来到艺专执教,“我与宾老久别重逢格外亲切。解放后五十年代初,在教务行政工作之余一度专攻山水画,经常向宾老请教”。
1948年秋,黄宾虹到杭州国立艺专执教后,诸乐三经常与他接触,畅谈有关传统笔墨技法如何与造化自然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因而理解到“即使一划一点,也不能随意涂抹,眩人耳目”。
黄宾虹的夜山写生,在月光照射的地方,他都留有空白,一笔不画。暗处则沿山谷岩壁的轮廓进行勾勒,然后在里面层层加黑。
今天在“夜山钩古”展厅,凑近看,有些画当中都可以看到有的非常细微的留白,甚至有的地方黄公直接用笔圈起来——这块白是不允许弄黑的,其他地方可以糊涂。这些地方,不要说脏墨,淡墨也不能进去,直接留白。这种白的保留,就不会影响画面上的沉着和明亮。
而黑的部分,先生这一层层累积的浓黑墨色啊,浓、黑到什么样的程度?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说,是像打翻的墨一样。“但是他并没有完全都是黑的,他一定留下了飞白。这种飞白把墨色的华滋给衬出来了。”
5
栖霞岭31号的院落,黄宾虹人生中最后一个居所。自从1948年离开北平来到杭州后,他就住在这里。
浸淫在江南的风物之中,黄公逐渐深化了在北平时期就已形成的水、墨、色的探索,画面完全呈现出江南自然山川草木的华滋,充满了水汽氤氲之趣。
然而沉迷于这种田园诗般创作生活中的黄宾虹,在1952年4月被确诊为白内障。这种疾病非常痛苦,不但要忍受双眼针刺般的疼痛,视力还会受到影响,直至最后完全失明。
得知黄公生病后,时任国立艺专校长的潘天寿先生专程前来探望,结果到了家里发现,黄公正借助放大镜在摸索着作画。随着眼疾不断加剧,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几近失明,黄公仍然每日作画。
他的笔触是否到位,构图是否符合章法?可能已经全然不知。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在常人看来完全无法创作的状态下,黄宾虹先生又把自己的绘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今天在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黄公1952年-1954年的多幅创作。当年看不见了,黄公如何能画?他必须用最浓最黑的墨,而且一笔一笔之间他留出了白。他靠黑和白的强烈对比,他的眼睛才能依稀地看到变化。这时候他是用心在画。
今天,也只有走近先生画中的西泠,西溪,各种夜山,你才能发现:他的墨黑,也许有100个等级——往纵深里不断累积的层层叠叠,任意纵横,又笔笔分明,笔笔生发。
《西泠写意》 纸本 水墨 设色 150.1×82.1cm 1954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题识:宿雨初收,晓烟未泮,西泠桥上望南北高峰写此。九十一叟宾虹钤印:黄宾虹(白文);黄山山中人(朱文);竹窗(白文);冰上鸿飞馆(朱文)
6
对黄宾虹来说,画画似乎永远是一种探索。如果有了新的感悟,他就会把多年前的作品拿出来继续完善。但他始终对自己的画仍不吝惜,常常随手送人。
然而在他生前大部分的岁月中,时人将黄宾虹视为美术史家、社会活动家、鉴定家,甚至是文学家,却鲜有人认可他的绘画,理解他内心追求的人寥寥无几
据说在先生弥留之际,曾对身边的亲人说,“我的作品要过50年才有人能看得懂。你们看着吧。”
2023年,距离先生第一次办画展整整80年过去了,按照黄公自己的算法(周岁加两岁),他今年160岁了。我们有没有更加懂得一点老先生的天真,他一笔一划里的高度的自由和开放?
“宋韵今辉”特展还有一周展期。请大家去看老先生们的作品,退远看,走近看。你会遇见大师,遇见不同时代、各种面貌的他们。
展讯
“宋韵今辉”艺术特展
◎ 展览日期:2023年3月18日-2023年4月16日
◎ 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 展览简介:“宋韵今辉”艺术特展系列包含“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以及“夜山钩古——黄宾虹宋画研究及其传承”“立最高峰——潘天寿的常变之道”“含英咀华——绘通中西的国美油画”“典垂百代——两宋书画传习展”,共五个展览,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宋韵书画的千年传承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预约购票
https://mp.weixin.qq.com/s/oi1zYGZidXLwFzOOo0slxw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