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邓超:《中国乒乓》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独家专访|邓超:《中国乒乓》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2-09 22:18:1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资料图】

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阿如那等主演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下简称《中国乒乓》)将于2月17日在全国影院正式上映,眼下正在提前点映中。

该片今年大年初三上映两天后宣布延档至2月17日,而已看过的观众,无不被影片真实热血地反映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走出低谷,重现辉煌的励志经历感动,电影也被评价为邓超转型当导演后最好的作品。

邓超则表示,这是一部“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的电影,融合了他和俞白眉这几年当导演,遭遇批评后正视自我、努力追赶的亲身经历,倾注了真情实感。

《中国乒乓》也是邓超做导演来最难的一次,他和俞白眉花了五年时间采风、采访业内人士、收集资料、观看纪录片构建剧本,拉着一帮“乒乓小白”演员从零开始苦练,辗转各地研究新的拍摄方式,只为拍出一部得到观众认可的电影。

2月9日,钱江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邓超,听他聊了聊五年来《中国乒乓》拍摄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拍这部电影前,是个乒乓小白

邓超除了当导演,还饰演了片中的教练戴敏佳,人称“戴大炮”,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帅教练。正是他带领球员们走出低谷,重夺斯韦思林杯。邓超在片中展现了精湛的左手球技,并且在战术、技巧等方面给与球员精准指导,是电影中的中国男乒真正的灵魂人物。

不过在《中国乒乓》之前,邓超说自己除了在小学的时候,与同学抢过打乒乓的石桌之外,完全是一个乒乓球小白。

钱报记者: 听说这片子筹备了五年,期间的准备工作,可否介绍一下?

邓超:我和老俞(俞白眉)大概是在2017年接到这个项目,在此之前我们都已听说要拍这个题材了,当时觉得挺好,因为我们俩都是体育迷,很期待不远的将来能有一部好看的关于中国乒乓的电影横空出世。希望这部电影能给大家注入新的能量,因为体育运动是会让人热血沸腾的,而体育电影是可以给人传递勇气的。

必须承认,在乒乓球这个领域,在这部电影之前,我是个只会看热闹的外行,和大家的认知是一个水平线的,就是乒乓小白。为数不多的乒乓记忆,就是小学时候一放学掐着表抢球台,那个时候也都不会打,但就是爱玩。现在是喜欢上了,而且由衷地敬畏这项运动和运动员。

老俞(俞白眉)比我懂,不光懂,他还爱研究。当我还在发愁怎么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他已经去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动他的人脉资源联系了所有能联系的体育界的朋友,希望能为我们之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剧本都弄好了,心里还是打鼓

《中国乒乓》的故事切口很小,选择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走出低谷期,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夺回斯韦思林杯的故事,剧本更是几易其稿。

钱报记者:听说剧本改了很多遍?

邓超:我们的剧本有多少稿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我记得最开始那一稿的故事是虚构的。虚构有虚构的好处,就可能更戏剧化,更天马行空一点,但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老俞是一个乒乓球迷,他说国乒历史上这么多传奇故事,不用太浪费了,是不是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个故事来支撑这个剧本。

老俞是看过1995年世乒赛国乒男队那场绝地反击战的。当时他是在宿舍和同学们一块看的,有个湖南籍的同学,在丁松打卡尔松那场比赛的时候,站在电视机旁边,一打就叫“下网”,结果真的下网了,喊“出界”,电视里就真的出界了。

老俞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的时候,我们特别震撼,甚至感觉能听到那种掀翻屋顶的欢呼,印象太深了。体育比赛,有时候会有一些瞬间,那些瞬间永远都在时间里,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印象如此深刻,所以我们就想把那个记忆复刻一下。

“中国男乒在家门口夺冠,在国人的欢呼声中从低谷重新回到巅峰”,如果以这个故事为背景来创作会不会比较好看?因为它本身就自带戏剧性。

我一听就觉得这太对了,这就是我们要的公共记忆,我们提出了这个设想给项目团队。后来我再拿到剧本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现在这个故事了。

钱报记者:这个剧本是不是很精彩?

邓超:这个故事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它是乒乓,咱们没有很多自己的体育竞技电影。很多体育项目发达的国家,他们有相关的电影,比如《绝杀慕尼黑》《卡特教练》等。乒乓是我们的国球,国球怎么拍,拍什么,怎么拍好又很关键。

但实际上世乒赛的规则是很复杂的,怎么排兵布阵等,这些故事充满了趣味,但这些故事对普通观众理解来说,是有难度的。难度到什么地步呢?就像戏里的戴教练的太太王盈,我们也是取材于乒乓球界一些传奇运动员的家人,她丈夫做了一辈子乒乓球主教练,但她都无法看懂乒乓球,她只能知道这个简单的比分,但整个比赛的过程,非常难理解。

对我们来说,就有个奢望,希望在这么一个高度普及乒乓球的国家,这个电影拍出来之后还能有一部分人变成乒乓球的增量,让乒乓球小白也觉得乒乓球很好看,很有意思。

而且这个戴教练他就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教练,这群队员也是不被看好的,老的老,小的小,瞎的瞎。因为我自己做导演也是不被看好的,之前也做了很多失败的电影,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所以看到的时候就很想拍,但非常难。

比赛怎么还原?怎么拍好?最重要的是运动精神怎么传达。而且还是一个讲人的故事,讲的是我们怎么面对低谷,我自己失败的时候是很疼的,但你怎么解决这种疼?就得站起来迈出去。那我就得继续拍。像电影中,胶水不行,搞胶水,技术不行,出国去学,得动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钱报记者:剧本好了之后,是不是立马就开始拍摄了?

邓超:剧本是OK了,但那会儿我们其实还没决定要不要做,当时我们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都在打鼓。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当时做和不做的理由都很充足,且都是同一个——这可是国球啊!

3、请来施之皓李楠当教练,苦练8个月左手打球

邓超和俞白眉最终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挑战。他即是导演又是主演,经历了8个月的乒乓苦练。他在此之前完全是零基础,过了最痛苦最难熬的训练期,现在的他说自己已经入了一点门,会时不时手痒痒,和老俞、和剧组演员碰面的时候来上几球。

钱报记者:听说你们找了18个教练?

邓超:是的。决定接下这个挑战后,实际操作层面新难点又来了,球怎么拍?很多竞技体育是可以进攻的,大开大合的。但乒乓是一个台子,一个小球,通过球的互动定输赢。

那我们就得找教练,我们有前国家队的,俱乐部教练,来自五湖四海的18个教练。越进入越觉得自己无知,我刚开始觉得自己平时也运动,也打篮球,协调性也不错,应该可以。回看自己的变化,就觉得刚开始笨拙得像提线木偶一样。教练说你先练球感,把球先打明白。

钱报记者:您在片中有左手打球的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邓超:我开机前8个月就开始练了,戏里可能打球的戏份不是特别多,但因为戴教练是一个传奇球手,我同时还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那我必须打个样儿出来。起码要让观众看着有说服力,而且,我起码得是这个组里打球数一数二的那个,因为大家都在练球,我一个演教练的打不过他们,也太丢人了。

明确了这两个目标之后,我还要面对一个更艰难的目标:因为角色需要,我得把惯用手从右手改成左手。前两个目标对我来说都不难,最难的就是这个,不是一般的难,是灾难。为了尽快激活左手,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什么都用左手,然后整个人就崩溃了,日常很容易就能做好的事情,要花至少一倍的时间去做。我连左手夹菜都不会,还要用左手挥拍打球,太难了。

后来我是怎么练出来的呢?我根本不能算得上是练出来,但练好的唯一方法就是玩命练。

当时我找了两个厉害的教练:一位是曾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的施之皓,另外一位是亚锦赛女团、女双、混双冠军李楠。在他们两位的带领下,我先从惯用手开始练,找到球感和手感之后再换左手,我光是右手就练了几个月,左手练得就更久,毕竟除了练,没有别的途径。

记得有次练球练了两个小时,渴到不行,我就问李楠指导:教练你渴不渴。她一听就说:你少来,你是不是想喝水?你这才练到哪……当时我就懵了,我才知道乒乓球比我想象的还要难上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至今都不敢说自己是被练出来了,和几十年如一日训练的运动员相比,我这可能才刚刚完成了入门。

4、演员全部实打,“瓦尔德内尔”崩溃在厕所

看过电影的观众会发现,电影里的几个演员许魏洲(饰白民和)、段博文(饰黄昭)、蔡宜达(饰龚枫)、丁冠森(饰侯卓翔)、孙浠伦(饰董帅)、阿如那(饰陈文),还有饰演当时中国男乒最大对手瑞典队瓦尔德内尔的安东,他们在球场上的激烈厮杀,简直和真正的比赛一模一样。而这些演员打乒乓全部是自己上场,没有一个用替身。

钱报记者:演员打乒乓全是自己上场,那些炫目的技巧,真能练出来吗?

邓超:答案是“不”。其实我们根本都不能算得上是练出,只能说通过大量的训练去达到模仿,再通过演员表演和电影后期特效尽可能还原。运动员们是几十年如一日这么练,这么不断去冲破自己的天花板,我们就练了8个多月,那种距离根本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为了把基础打好,再进阶到看起来有点像样的程度,那我们就是得拿出时间玩命练。刚好大家的意愿也非常强烈,我们在选择演员的时候,除了他神色状态和人物契合之外,他的意愿非常重要,因为你要知道你在塑造谁。

我们还找了很多乒乓专家,一起设计了98个球,所有的球,都是曾经历史上出现过的,不是空穴来风的。每个人分了自己的球,大家各自去练,还请了18位专业的分组教练帮助,教练个个都是非常厉害的大神。

其实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每个人都受过伤,那个受伤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欲速则不达。他们越练越发现和运动员差距大,但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身体强度根本应付不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一上来就太大。比如演小瓦(瓦尔德内尔)的演员,他是完全不会,也不是很爱体育,只是外形非常非常像。我记得离结束还剩一个月,有一天拍完了,我去厕所,忽然看见他在那个拐角蹲着,在给他的中国女朋友打电话,说拍不下去了,好想回家。

我们拍摄过程中最早崩溃的是段博文,他有两种难题,第一他得增肥,这是一种难题,第二他完全不会,这两个难题是互相矛盾的。因为当他开始训练,他很难瘦,就没法增肥,所以他抑郁崩溃了,他说没想过这事那么难,是不是就做不好这事?我那天跟他聊。我说,我算是把这事想得比较透,选择你们的原因是因为职业运动员在表演上和你们比是纯业余的,我们这个戏最重要的是关于人物内心的,所以我相信我们是因为这个选择你,你能够做到。而且你有人物的神韵。最后电影呈现的时候,最重要是什么?是精神。他们就是无数次这样的失败浸泡出来的。正因为你今天崩溃,我才更高兴,我觉得你能慢慢理解这个角色。

所以大家听完我们这样子分析解读之后确实心态变了,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对戏中角色的感悟。像戏中最后说把这都忘了,去享受。每一个青年演员都很有感触。

5、别人的批评都是药,能治愈你

《中国乒乓》的海报上有这样两句语:“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愿你逆风飞翔”。邓超觉得,选择拍摄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讲一个人怎么获得成功,而是想讨论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怎么办。

当邓超第一次把《中国乒乓》的两个片段给孙俪看的时候,孙俪觉得邓超变了。她说邓超表面大大咧咧、无所畏惧的样子,往往是他的包装和外壳,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邓超比她更焦虑,想得多多了,因为他在乎别人的情绪,也很在乎别人的意见。

钱报记者:这部电影是“献给每个不被看好的人”,您之前是否也曾经历过低谷期?是怎么走过来的?

邓超: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低谷时期,我也有,刚开始转换导演身份时,也曾经经历过被质疑,也会失落,有各种想法。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

我需要正视自己的短板,找自己最疼的地方,然后客观理性地面对这些事情。如果不去面对,就只是在乱较劲,可能会重蹈覆辙。

我们会不断地复盘,从一开始不敢直视,到积极面对,到可以调侃,自己拿出来讲。包括我们对拍摄手法,选择题材,未来要拍什么,要学什么,开始有学习小组。这个事就是这些疼痛带来的。而且这个过程是有幸福感的,而且这些都是药,能治愈你,也会让我们和观众、外界都更有联系。

钱报记者:这部电影改进了哪些短板?

邓超:我俩是很认真地复盘了自己,大象就放在客厅,我们就假装看不见吗,对不对?就应该从找我们的短板开始,声音、摄影、剪辑、灯光,就像我们在电影里一样,战术不行练战术,体能不行练体能,胶水不行就找胶水。

我会收集很多评价,我以前会选择不看,划过去,这是我原来比较大的缺点。但后来能比较坦诚地、正向地客观地面对自己,因为我想进步,那我就得去看待大家的质疑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来,才有可能往前迈一步。不然就是只保持在原地。每个人视角不同,可能他提出的批评是在帮我们,是从另一维度来打开我们从来没看到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应该更拥抱多元。我也喜欢冒险,就像我喜欢体育一样。可能也是职业的敏感,我觉得只有冒险才能做好这个职业。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我必须对这个世界很感兴趣。所以我觉得怎么看待这些,我首先觉得要去改变,他们就是在帮我们。

6、享受这一切

不少观众表示,《中国乒乓》结尾部分,戴教练对黄昭说的那句话给人很大启示,“输啊赢啊都不重要,去享受它”。

邓超说,拍这个电影的过程就像这句台词。他想拍一个好的故事,喜欢在不同类型上和大家握手拥抱。拍得过程他们真的很快乐,每一天都很开心,拍到一个好的镜头,拍了一场好戏,剪出一场好戏。在过程中全力以赴,这就是他们的初衷。

钱报记者:这片子拍出了运动题材的热血,很难得。请问导演是怎么做到的?

邓超:其实热血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更希望能通过这个乒乓故事,讲一个人怎么面对失败,怎么建立自己内在运转的价值。而且“国乒”两个字本身就太吸引人太振奋人心了,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么好这么燃的故事背景,等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了。既然世界观已经建立了,所以我们只要在那个世界当中,不用去注意一招一式,很多情感很多生命体验是下意识地流淌出来的,是沉浸式的。包括和队员在一块,我们也在一起训练嘛,和五虎在一起的时候,都很沉浸,不管戏里戏外。大家都非常纯粹,非常简单,在一起就是练球、拍戏、看录像资料,回去休息,第二天继续。特别像大学社团,那种所有人为了一个信念集结在一起本身就特别让人沸腾。

钱报记者:孙俪这次演戴教练的太太,也很幽默,还有上海话台词,请问这个人物是谁设计的?

邓超:这个人物我们也是取材于乒乓球界的一些真实人物和故事,当时我们找了一些真正运动员的家属请教,他们都说孙老师和角色很合适,也有很多共同点,好像冥冥之中就得是她来出演。上海话对她来讲就很熟悉了,而且王盈她本身也是一个讲吴语的人物,在片场都是她根据人物性格发挥出来的这些精彩台词。

钱报记者:听说拍《中国乒乓》,您和俞白眉导演还发明了一种可以拍摄快速运动的画面的方法?

邓超:不能说是发明,我们查了很多资料,也和资深的摄影指导学习到一些新的摄影方面的表现形式,有一只特辑里就有那个巨大的摇臂,和一个可以接近360度摇动的架子,在影片里也有呈现,大家可以猜猜看哪个镜头是那样拍出来的。

钱报记者:自导自演,有时是不是会有点“分身乏术”?

邓超:肯定不会,其实就和片中那句台词一样,“去享受”,这个切换的过程让人很幸福。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归根结底都是要认真地面对眼前的工作,而且这么恰好的,他俩之间有联系,反而能互助,互相促进,激发自己更上一个台阶。导演视角会更多元一点,经常在感性和理性中来回交错。

我不做导演之前,我其实不知道这些其他的部门,在做那么多能帮助表演的事情。演员就是让自己单纯融入这个故事,导演则是一个打地基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你可以去和各部门沟通,从前期摄影开始,从剧本选角调研,要从哪个角度切入,赛事怎么拍,用什么机器拍,美术怎么用,音乐声效等等。中间也一度觉得做不下去,它所有的问题是同时并存的,和演员完全不同。

就像拍乒乓一样,拍之前我也是乒乓小白,当我进入我才意识到这个世界太大了。屡次不敢拍了,越练越不敢拍。越练越觉得,国球,多难,运动员,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让你更敬畏,再敬畏,得练好。时间不够啊,又要倒计时了!

再比如说乒乓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节奏感的东西,它在球台上,咚咚咚咚,这就是一个配乐的根源。我最喜欢的配乐大师莫里康内,他们当年拍《荒野大镖客》的时候,那个音乐纪录片就说配乐是从沙漠土狼的嚎叫演变的,然后变成旋律,再变成弦乐,再加管乐。不做导演的话,我是不会知道这么丰富精彩的创作,就会很无知。而且这个学习的过程会给我更多灵感,也会给我更多演员的养分,把它们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钱报记者: 您和俞白眉导演合作了好几部电影,你们最大的默契是什么?

邓超:可能是人生观,我们本质都很爱冒险。即便我们拍出了烂片,其实我们当时真的是想把它拍好,但因为经验,因为误判,做了完全错误的选择。但我们还是特别想较劲想加油的人,就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互相加油鼓劲。两人加起来一定是有巨大的缺陷的,但我们要去解决。我们可以不躺着面对,我们先动起来先跑,可能到最后我们都拍不出来,但起码我们先跑起来再说。戏里说,当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的时候,你先往前走。

我们俩最黑暗的时候,有很多共同爱好,比如看球,看世界杯。伟大如梅西,都有那么多质疑。那我们做的那么烂,面对质疑不是很正常吗。而且很幸运的是,能有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哥们,一起咬着牙往下走,一起试错,每天拍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在成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