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文/摄
【资料图】
时隔12年,我第二次亲历了跨省招工。
12年前,我去的是位于贵州中北部的息烽县。
我印象很深,那年春节一过,中国东部的8个城市涌到了这个山区县城。其中,我们浙江就占了三席——嘉兴、德清和上虞,是最多的。最抢眼的是德清招工团,由时任县长胡国荣带队。
那会,大家一致的感慨是“招工难”。
如今,12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社会、交通,以及人口的城乡流动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变。
那么,招工还难吗?难在哪里?该如何破解难题?特别是疫情三年之后,这种供需关系有了哪些新变化?
这些应该可以从一次次的跨省招工里找到答案。从1月底开始,浙江各地就已经陆续前往中西部招人,有的坐飞机,有的派专车,有的更是走村入户。
这次,我是跟随绍兴市越城区的招工团,到了江西九江的永修县。
8小时车程,都在聊招工
从绍兴出发,歇歇停停,开了8个小时的车,才抵达永修县城,招工团准备呆5天。
带团的越城区人社局副局长于兴忠说,本来高铁方便,车程只要三四个小时,但是考虑到要到几个乡镇去招人,所以还是派了一辆公务面包车。
“坐车辛苦一点倒没什么,只要能招到人。”他这样和我说。
招工缺口大吗?
“缺口还是比较大,我们在想各种办法。”他这样回答。
随着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经营,这个缺口还会加大,所以赶紧出来招工。
和绍兴一样的还有浙江各个地方的招工团。我看到台州一个团在四川某地,甚至带着大米等慰问品进村入户去招人。
面包车上有十几个人,其中有辖区9家用人企业的人事主管,还有三家劳务机构。
这些企业,有的缺几十人,有的缺上百人。他们几乎也每年都会跟着政府组织的招工团,四处招人。
“因为公司增产了,所以还缺150人左右,压力比较大。返岗率7成左右,有的就不回来了。”车上,大家聊起来。
“我们也差不多,还缺一百来人”
……
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是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平台重点大型企业。
招聘经理陈瑾说:“长电绍兴的项目已经开始投产,要大量招人,让新增加的每一条生产线都快速运转起来。”
“现在招人是越来越难。”陈瑾做了15年的人力资源。他说,还在五六年前的时候,初八开工后,公司都会在门口贴个招聘广告,就会有很多人来报名,多的时候两三百人也有。有一年人特别多,面试还要安排保安叫号。
现在不同了。
车上的多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事,他们不由感慨,随着工人的难招,人力资源工作越来越受到老板的重视,“以前人事工作不重视,很多是老板娘或者办公室兼着。现在有了人力资源部。”
另一名人事经理这样说:“现在,人的因素和重要性,越来越看重了。”
不过人难招,他们压力也大。
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一线的工人几乎都是外地的。
“从用工结构来看,操作工人几乎都是外地人,99%以上都是外地的。”
“本地人不愿意去车间,年轻人不愿意去车间,会干活的一年年老去,你说,人怎么招?”一名人事经理这样反问我。
不过,对这次远行,他们还是充满了期待。毕竟是政府组织的,有各方面的资源。
这个和南昌只有二十分钟高铁车程的永修县能和期待的一样,顺利招到人吗?
回字形的招工位,江西、浙江都在抛绣球
第二天一早,顾不上长途疲惫,招工团就下乡了。
连续三天,县里在三个乡镇组织了三场招聘会。
这是越城区第一次组织来永修招工。
我问越城区人才资源服务中心主任董野,为什么会来这个县城?
因为一路上,我们看到永修县城看起来干净整洁,乡下的房子也盖得不错。
“看着和我们浙江差不多啊。”大家也这样感叹。
这样看起来经济条件不错的地方能招到劳务工人吗?
董野解释说,以往的概念里,招人要到落后的地方,越落后可能劳动力越多,现在有了一些变化。
“出门务工会考虑,离家近不近,交通方不方便。永修地理位置好,和绍兴也不远,交通还是很便利,他们或许会考虑来,所以今年我们来永修看看。”董野解释说,“另外,经过对接,当地政府也很欢迎。”
“以前没来过,我们也是来看看有没有线索,工人能不能可以像滚雪球一样发展一下。”董野说。
当然这也是一个矛盾,当地经济发展了,留在当地务工的人也就多了。
第一场招聘是在马口镇,几十家企业围成了回字形。当地安排给了浙江的9家企业C位,就是在回字形的最中间。“本来还打算举办专场,后来想想还是这样人气更旺些。”董野说。
早在来招聘前,当地就已经做了全面的宣传。每个村几乎挨家挨户都通知到了。
如果这样都招不到人,那还能有什么办法?
左右两边是江西的企业,中间是浙江的企业。双方都很诚恳地抛出了绣球。
大家带着新一年的招人使命,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家企业招人。
“大哥,想找什么工作?”
“来看看我们公司,十三薪,食宿全包!”
……
哪边招到的人多?其实哪边都不多。
一家永修县城企业人事经理和我说:“你们招人还不够早,能出去的都趁着高速免费走了。以后可以更早点,小年后就可以开始了,这样回来过年的人可以有对比考量,留下来的意愿会更多。我们也不好招,年轻人更喜欢去发达城市,因为面子好听啊,在上海广州杭州工作。留下的多是老年人了。”
几天下来,我听到最多的确实也是类似这样的对话。
“你们招什么人,年纪大的要不要?”
“您几岁了。”
“64了。”
“那有点大了,不过没关系。来看看,拿个单子回去,可以和你孩子亲戚都宣传一下。”
“我儿子在南京上班。”
“南京和绍兴很近的,可以让他来玩一玩看一看。
……
“保安招吗,保洁也行。”
“保安我们也要60岁以内啊。”
陈瑾告诉我,他们已经放宽了一些年龄限制,比如男的到55岁。但是从招工现场看,还是年龄偏大的出来找工作的多,求职的愿望更强。
第一天,来看的人倒不少,但有意向的并不多。大家可能都还在观望吧。
两地同行业同工种,工资只差几百元
两地企业同台招人,各有各的优势。哪里的福利条件好,好多少?
人事经理们也利用这次机会观察起来。他们收集了江西一些企业的招聘传单,研究起来。
结果发现,从工资待遇上比较,一名同个行业的车间工人,一个月工资相差只有几百元。
“绍兴比当地企业只多了几百元,但是生活成本等各方面开支大,一比较,就没什么优势了,留在家里还可以照顾老小省房租。”
还有房子,像永修县城的房子,好的也只要七八千元一平方米,一家人工作几年还是能买得起,但在浙江买房的成本就高了。这些都会影响务工人员的意向。
陈瑾还注意到,在福利方面,当地有的企业已经推出了8小时工作制,有的推出了包四餐,除了早、中、晚餐,还有夜宵。
“这次出来也是学习,确实有些方面他们做得挺好,回去以后我们也会向老板汇报,做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善。”陈瑾说。
大家聊起来都感慨,很多差距在缩小。
振德医疗的人事经理也说了自己的一个亲历:前几年去四川一个县城招工,都是山路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离市区很近,一部分工人就分流到了市区。
董野是安徽人,他说以前自己家乡的小县城只有两个国企,没办法,大家为了生活都到外面打工。他自己一家也因此来了杭州。
但是现在回去,县城里也不断有新搞的工业区,大家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从各个方面来说,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董野说,很多劳务输出比较多的地方,现在是鼓励他们留在当地发展打工,有的地方还作为一个重要工作,要把人留下来。随着城市发展和项目开发,当地也需要大量的工人。
他们判断,这样的用工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如果要提高吸引力,那么企业要开高每月上千元的工资,这肯定吃不消。毕竟,浙江的民营企业很多是在节约用工成本上占了优势发展起来的。
疫情影响了选择,离家近一点亲情更重要
今年的一个新变化还与疫情相关。
在招工现场,我和老邱聊了聊。他看不出像是65岁,“别人都说我是50多岁……”
老邱在浙江打了二十多年工。他一开始在义乌,后来到了台州,给一个工厂装车送货,工资有6500元。妻子在饭店打工,一个月能赚4500元。
凭着这几十年的收入,他们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在老家县城和镇上都买了房子,“没别的了,这么多年,就做了这么点事。”
二十多年来,每年老邱都回家过年,然后正月初八或初九回到浙江打工。
今年是例外,老邱没回去。
我问他为什么。
老邱说,前两年疫情严重,回家不方便。女儿也担心我们,还是留在家里好了,不让他再出远门。
今年老邱他们回家,特别感觉到了,还是亲情最重要。
“离家近一点,大家可以团聚。”老邱说,现在妻子在镇上的饭店打工,虽然工资少了点,但是在一起毕竟踏实。
疫情,确实影响了很多务工者的心理和选择。
以绍兴为例,疫情三年,人社部门去企业调研,都说员工很稳定,因为大家都怕失业。现在放开了,人的流动性开始增加,找工作的机会多了,很多工人回老家后就不想回来了。
“如果要回浙江啊,我还是要去原来的那个工厂。老板娘说了,要回去随时回去,都等我。”老邱说。
老邱还提了一个建议,“你们还是多招年纪大一点的,靠谱,做事勤快,又忠诚。年前我们厂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不干活被老板娘说了几句,第二天就走人了。”
老邱的经历其实是很多劳务工人的缩影。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他们离开家乡,甚至放下孩子和父母,远赴沿海地区打工。这几十年来凭着这份可观的收入,他们培养子女,盖起房子,完成了人生的目标。
但是,如今这一代人已经渐渐老去。年轻一代呢?
“年轻点的,更喜欢去做外卖啊,送快递啊,工资高还更自由。”陈瑾也和我聊到这个话题。
这一点也没错。浙江是民营企业重镇,到处开花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做了几十年,老员工自然就多。
以陈瑾所在的公司为例,在工厂里做了一二十年的老员工占了大部分。从今年的返岗率来看,也是老员工回来的多。
“但总是需要新鲜血液补充的,不然,老员工总会退休,用人缺口会越来越大。”他说。
人难招怎么办?转移和转型是不是出路
这次到永修,绍兴这边带了800余个岗位,三天时间共登记初步就业意向78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
于兴忠说,和浙江的其他地方一样,这次我们开年就‘奔跑’出发,目的就是想更准、更快地‘抢’到更多技术工人,为企业开工取得强劲动力。
永修一结束,接下来,招工小分队还将前往四川、云南等地开展招工。
在永修的时候,董野也接到了宜春方面的信息。
“那边有个招聘会,可以去参加。”董野说。
他们选的这些合作城市,都是有工人的地方,同时,会优先选择对口合作的地区。另外,为了招工,也会用上自己的私人关系,比如战友啊,老乡啊,请他们帮忙,可以更顺利一些。
“一般熟悉的都会支持,但是他们也会说,没有办法去保证结果,不知道能带走多少人。他们也回绝了一些省外的招工,因为县里领导也要保证本地企业的用人。”董野说。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人难招怎么办?
振德医疗也是属于传统制造业,绍兴厂区工人有1100人,其中900多人是一线工人,大部分是外地人。
“大趋势,招人会越来越难,所以我们在留人上做了更多工作,多开展一些福利活动,比如年度旅游,一两个月发发水果购物卡。”
“我们还会开展师徒制,师傅带徒弟以前是带他学,现在更偏向生活,特别是前三个月,新员工不适应,我们会给师傅一些补贴。多关心一下,让他们更融入团队。另外,还设立了工会基金,开展户外活动。因为以前公司活动参与感不强,我们就以车间班组形式,自己搞活动,公司出钱。”
“我们公司还设立了员工信箱,吃得住得怎么样,可以及时发聩,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
“毕竟一年回家没几次,我们也想让他们当家。”
另外一个招人的渠道是“老带新”,很多企业都在用。带一个过来工作满三个月就有奖励,“我们在春节前就请老员工们把传单带回去,在老家宣传,能带几个来,也是一笔收入。”
陈瑾也说,新员工的感情是需要时间培养的。
“在工资以外,我们也主要在提升环境和福利。比如,去年年底我们改造了食堂,不仅要让员工吃得好,环境也要好,要有家的感觉。”
“另一方面,我们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比如,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他们去考大专本科。这样提高工资,留下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一名人社专家分析说,有能力的企业可以用转移和转型,缓解招工难。把生产厂区搬到中西部去,把研发团队留在浙江。
比如像绍兴的振德,需要几千工人,现在最大生产地放到了河南,那边招工容易,用绍兴的工资标准在那边很好招。
这也是一条出路,一方面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另外也促进了中西部的协同发展。
转型,则是要求企业提升技能和技术研发。企业要把更多人才吸引到浙江来,而不再仅是劳务工人。
根据2月7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期间非绍兴籍劳动力返岗检测情况,截至2月6日,绍兴全市返岗人数341702人,其中省内返岗人数39851人,省外返乡人数301851人,返岗率为75.92%,比去年同期增加6.36个百分点。其中,返岗率排名前三的区、县(市)分别是越城区(78.64%)列第一、上虞区(76.29%)列第二、柯桥区和诸暨市(75.53%)并列第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