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栋 通讯员 黄丹璐 戴伟
一边是为贷到“救急款”而欣喜的李先生,一边是张开陷阱大网等待李先生落入的骗子团伙。民警争分夺秒,最终劝阻成功,帮助李先生止损4万余元。
2月6日晚,桃渚派出所接到临海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辖区李先生疑似遇到“贷款类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桃渚派出所民警立即拨通李先生电话,亮明身份,告知其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千万不要转账,并确认李先生所处位置,立刻赶过去阻止。
面对突然上门的警察,李先生一脸惊愕。经了解,李先生在手机浏览借贷相关内容时,看到手机上弹出的网络借贷广告,“无需抵押,急速到账”很诱人。急需用钱的李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载了贷款APP,之后注册登录该APP,在填写完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等基本资料后,申请了15万元贷款。
很快系统显示李先生申请的贷款审批通过了,见这么容易就申请到了,兴奋的李先生便尝试提现,此时APP提示账户信息不符,贷款资金被冻结,如需解冻请联系客服。联系上“客服”后,对方表示,贷款金额已被银监会冻结,需要按照提示操作缴纳解冻费用才能提现,并承诺这笔解冻费贷款提现成功后会返还到李先生的银行卡上。
听到对方说要缴纳解冻费用,心存疑虑的李先生本打算放弃贷款,但对方恐吓李先生合同已生效,如果不按要求解除,会被银行系统认定为骗贷,会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会将李先生拉入失信名单、影响征信,以后自己出行,孩子上学都会受到影响,并给李先生发来一张“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文件。
听对方这么说,李先生彻底慌了,正准备向对方的账户转账时,民警及时赶到了李先生家中。
了解情况后,民警告诉李先生,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贷款类”电信诈骗,并以案说法,向李先生讲解电信诈骗的特点,剖析了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并强调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切记不要在在网上留下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更不可轻易给对方转款,放款前先收费的“贷款”行为往往都是骗局。同时帮助李先生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了来电预警功能。
听了民警的耐心讲解,李先生恍然大悟,庆幸民警在他即将转账的前一刻及时阻止,并连声向民警致谢:“真的谢谢你们,让我躲过一劫,才没有中骗子的圈套,不然我就把45000元转给骗子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