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第134讲|年是原点,更是起点
首页 > 原创 > 微深度 > 正文

时事开讲第134讲|年是原点,更是起点

来源:钱江晚报 2023-01-27 23:02:02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今天,对于很多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是又一次离家的日子;


(资料图)

今天,更有许多人已经离开老家,在自己打拼的地方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都说这个春节很特殊,因为这是疫情三年来,人们第一次能够自由地、毫无障碍地回家过年。

是的,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信念,是刻入基因的执著。

年前,一则“回家过年”的短视频刷屏,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渲泄着这三年来的艰辛与感慨,抒发着对回家的热望和对亲情的渴望。

许多人发问“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

在过了一个舒心的年后,相信这个疑问已经有了答案。

1

百节年为首。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里,“年”是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历史最久远的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了,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的开个圣诞Party就算迎接了新的一年。年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太多,仿佛寄托了一整年,乃至一生的祝福、心愿与祈祷。

从童谣里,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年的重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春节童谣》还上了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回想刚过去的这个年的经历,虽然日子并不一定照童谣这样过,但要做的事是不是大致不差?

看,一年之中没有哪个节日,会过得如春节这般繁复及隆重,在到达大年初一之前,有无数个小仪式甚至小节日,配合着它的到来。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和文明,如我们般,如此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约定俗成的仪式和规范。正因为有了这些仪式感,才维系起同是华夏子孙的血源亲情与亲切感。

中学历史课本上介绍过马克思对“民族”一词的定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这四个基本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标志。

放眼世界,从古文明发展到今日,凡是有着较强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和国家,莫不具有以上特征。

而其中,只有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细想来,仪式感在中国文明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得文明的延续有了规范和保证,无论是通过口口相传还是文字记载。

那些国家层面上的典礼,其实在民间也有相对应的礼仪。比如普通家庭过年时的祭祖、祭祀,就是这些国家礼仪的家常版、简化版。直到现在,许多家庭和农村的宗祠,除夕这天是要祭祖的,“小三牲”是会齐备的。更隆重的,就会将“大三牲”、“小三牲”摆得满满当当。

这一些礼仪与传统,都在传递着这样的想法:年其实不仅是个节,它更多的是一种传承。

如今,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全国各地保存至今的非常古老、传统的过年礼仪。比如江西的傩戏,我们浙江建德里叶村每年的春节祭祖等。

参加的人,自然是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游子。一年一聚的团圆饭就在这祭祀之后热热闹闹上桌了。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One must observe the proper rites)。

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会让我们对在意的人和事心怀敬畏,会让我们对生活更加铭记和珍惜。

2

仪式感的背后,是对家的认同。

为什么要祭祖、要有年的礼仪?那是为了不忘却祖宗,不忘却我们从哪里来。

这种仪式感,也让在城里打拼的杰克、托尼、玛丽们,在回到老家的那一瞬,变身回家乡的那个狗蛋、二剩、翠花。好多短视频里,前一秒还是那个头戴墨镜、西装革履的洋气青年,下一秒就是叼着烟披着袄子,正跟村里一起长大的发小们在杀年猪。

另一个视频里,一位老人骑着装满了麦秸杆的三轮农用车在前面慢慢而行,后面跟着一辆擦洗得锃亮的轿车,镜头一转,轿车后备厢大开,里面塞满了麦秸杆。

这些场景违和吗?一点也不。因为这是从小熟悉的家乡啊!

家乡的记忆,像一根“隐形”的线,无论飞得多远,都始终在原点牵着你,指引找到回家的方向。心之所向,唯有故乡。

所以,中国的交通也因此诞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景“春运”。2015年,英国BBC电台派了几个英国人,来中国过了个原滋原味的中国年,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典》,英文译名更炫酷,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片中,春运被称为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今年随着生活的恢复,春运再次热闹非常,客流总量预计将达到20.95亿人次。

今年的春运,少了许多抱怨,年前的堵车,也少了许多烦躁,因为这一抹熟悉的烟火气,就是久违的年味啊。

这就是短视频《回家过年》让人破防、泪目的原因,许多人看的不是别人的故事,看的是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思念、自己的愿望。

三年来,很多人第一次认真地过了一个年。

第一次赶了春运回家;

第一次认真地为孩子准备了新年礼物;

第一次再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第一次认真参加祭祖;

第一次燃放烟火爆竹,驱秽许愿

……

这是三年来我们大家无数次艰难抗疫后得到的奖励。

中国人从来不会成为散沙,从过年这件事上便可看出,我们刻入骨血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凝聚起一个个家族、宗族、氏族,最终凝聚成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样的凝聚力面前,小家的困难可以克服,大家的困难同样可以克服。三年的抗疫之路证明了这点,过去的发展之路证明了这点,未来的强大之路同样可以证明这点。

过年,过的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新岁至,万物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