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通讯员 严全盛
(相关资料图)
今天(12月27日)早上,50岁的魏海青起床,看了一下天气预报,阴天,挺好。
他有点担心下雨,因为从昨天(12月26日)开始,作为一名杭州长运司机的他,加入了120救护车临时司机的队伍。(谢谢!致敬!紧急集合,杭州长运10名大巴车驾驶员开起120救护车)
“现在人手少,任务多,我和一位担架工往往要把人从楼上抬到车里,一旦下雨,难度可不小。”魏海青说,而且晚上进出老小区,下雨天视线也会变差。
被大家叫“队长”,实际不是队长,但每次抗疫保障任务他都在
早上8点,他准时出现在同协路杭州东站附近,穿戴好防护服、N95口罩、帽子、手套,跨进了一辆120急救车的驾驶室。
与魏海青一起上岗的还有他的9名杭州长运集团的同事。
他们中有的还是阴,有的已经阳康,魏海青就是阳康的一员。这一天,他们又将分散到杭州的各个角落,马不停蹄地接送需要急救的市民。
支援杭州市120急救中心的号召,是杭州长运集团12月25日下发的。
3年前疫情爆发开始,每一次长运集团的保障任务,都有魏海青的身影,这一次他也不允许自己缺席,“我已经阳康了,而且我是党员,党员要带头的。”
当天,有着人均安全驾驶里程超200万公里的这支杭州长运“绿色救援”小分队便集结完毕,第一时间赶赴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支援,以缓解120救护车驾驶员的紧缺。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大家相视一笑,有的同事会向魏海青打趣:“魏队长,你也来了。”
其实,魏海青并不是队长,在队伍中的安全驾驶里程也不是最高的,年纪也算小的,只不过每一次抗疫保障任务的队伍里都有他的身影,大家自然而然就喊起了他队长,他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转型开120救护车司机并不容易,并不是会开中巴车就行,还需要学习专业的救护知识和实操。
12月25日下午,10名长运大巴车司机开始接受120救护知识培训。
作为一名有20年经验的老司机,在魏海青的职业生涯里,有无数次类似的急救知识培训,但这一次他和同事听得格外认真仔细,练习得特别卖力。
“以前我们虽然学过心肺复苏,但是都是口对口吹的,这次要摸很多仪器设备,心肺复苏也不是直接口对口吹,是用一个机器来进行。”魏海青说,很多仪器都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使用,必须全神贯注地学好老师教的每一个环节,才不会临场乱了手脚。
比起之前,这次可能遇到需要用到急救设备的频次更高,这对他们来说也是考验。
体力消耗大能坚持,最揪心的是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病在床上
这样的考验从昨天(12月26日)一早就开始了,从8点开始到晚上8点半,魏海青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数了数,一共接了13个单子。这13单里,几乎都是清一色八九十岁的老人,只有一个年轻人因为荨麻疹发作叫了120救护车。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昨天下午一位92岁的老人。
老人住浣纱路一个小区三楼,体重近200斤。由于120救护车人手不足,司机兼担架工,要和另一名担架工将人抬下来。
老人已无法动弹,1米69个头130斤的魏海青铆足了劲,将老人抬上软担架再抬下楼,“这么冷的天,我当时把他抬下来后,后背都湿了。”
体力上的消耗对魏海青来说不是问题,最揪心的是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两口子生病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还有的是独居的老人感觉不适,自己叫救护车想去医院。
“我看到他们就想起了在老家的父母。”魏海青说,父母都快80岁了,前两天父亲阳了。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不能说不能想,一提起我就快哭了……”家里还有一个7岁的儿子阳了,正在发烧中,他也不能照顾。
120救护车虽然身形比大巴车小,但对在普通道路上开大巴的司机来说也有难度.
魏海青接到的单子几乎都是住在老小区里的老人,小区内的道路狭窄,两车交会就是考验技术的时候.
不过,他和9位同事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司机,“就怕下雨,下雨视线变差,可能会有一点影响。抬担架也没法撑伞,难度不小。”
变身120救护车司机,他们一切还在学习中,魏海青说希望拨打120的市民也能多点耐心,他们都是竭尽全力赶往目的地,不会耽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