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陈静文 刘少华 李治军
4月12日下午,经过800天的不懈努力,浙江省交通集团临建高速石柱山隧道双幅贯通。至此,临建高速攻克全省最复杂岩溶隧道群,全面进入路面和附属工程施工阶段,标志着浙皖省际通道离建成更进一步。
临建高速位于浙西丘陵山区,全线设置隧道30座,经过溶洞密布的瑶琳仙境、穿越断层密布的天目山脉,由石柱山隧道、虎溪台隧道、仰天洞隧道组成的隧道群,犹如一座汇聚了大型溶腔、涌水突泥、碳质泥岩变形等各类难题的“地质博物馆”,也成为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最复杂的岩溶隧道群。
瑶岭仙境旁这200多米隧道
足足“雕刻”了2年多
石柱山隧道就是临建高速不良地质隧道中的典型。该隧道位于杭州市桐庐县瑶琳仙境景区附近,为双向分离式隧道,左洞长273米,右洞长297米。“像这样的短隧道,一般情况3个月左右就可以贯通,但是我们足足干了2年多。”临建高速TJ05标项目书记李治军介绍,由于隧道位于悬崖峭壁上,进出口地势起伏大,且受岩溶地质影响,隧道地质钻孔遇溶洞率达100%,极有可能导致已完成的隧道支护结构发生开裂,甚至引发塌方,施工安全风险非常高、建设难度特别大。
“隧道经过了10多处空腔溶洞,溶蚀沟槽约21处,最大溶洞直径可以达到35米。溶洞里泥水居多,有的溶洞还与地表贯通,导致雨水会通过溶洞渗进隧道里。”李治军介绍,为了防止开挖导致围岩不稳发生垮塌,施工班组每天只能掘进大概50厘米并及时加固。“可以说,隧道就是工人们一点点‘雕刻’出来的。”
此外,隧道群还分布着岩质有如“豆腐”般松软、地表易渗水的石柱山隧道,隧道涌水突泥风险大,最大出水量可达到6552立方米/天的虎溪台隧道。困难面前,临建高速参建各方知难而进、日夜兼程、形成合力,结合智慧化建设,打响了不良地质阻击战。
引入目前最先进地质雷达应用
提前探明未开挖段情况
为确保隧道顺利开挖,临建指挥部带领项目部引入目前最先进地质雷达应用,提前探明未开挖隧道前方的状况,采用管棚支护、注浆、回填、洞内护拱、基础处理等措施。
“有的空腔溶洞出现在隧道上方,就像一个脆弱的‘鸡蛋壳’盖在隧道拱顶处,我们要增加一个护拱,把它变成一个结实的‘保护罩’,保护隧道在溶洞空腔中的结构安全。”浙高建公司临建指挥部工程处处长付波表示,通过一根根钢管通道,施工工人将水泥浆注入到岩石裂隙里,提高岩石的整体稳定性。最终,石柱山隧道共注浆约30000方。
在虎溪台特长隧道,临建高速建设者在隧道掌子面打泄水孔降低水压、集中引排,最终克服涌水突泥风险,安全通过了承压水段。为了攻克仰天洞隧道如“豆腐”般脆弱的碳质泥岩隧道施工难题,临建指挥部邀请省院隧道、地质专家共同商定更换拱施工专项方案,优化隧道施工方式,借助超前小管棚将隐藏在围岩中的孤石串联成“项链”固定在隧道上方,防止孤石掉落,确保施工安全。
临建高速全体党员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奋战在项目攻坚克难第一线,制定党员领导带班制度,将党旗插在项目建设第一线。最终,临建高速攻克碳质泥岩、岩溶发育、涌水突泥系列难题。
通过系列“机器换人”
缩减人工近1/3,大幅减少暴露野外的工作时间
为了破解不良地质难题,临建指挥部带领项目部积极推广“机器换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施工过程中将“智慧建造”深深植入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以智慧化手段赋能品质工程建设。
自项目施工以来,临建高速牢固树立“以机器换人、机器减人提升工程品质和本质安全”的理念,优化定型了隧道“两机一桥五台车”八台套,通过系列“机器换人”,较常规项目可缩减人工近1/3,并大幅减少工人暴露在野外的工作时间,确保项目品质提升和本质安全。
作为交通运输部智慧监理科技示范项目和全国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临建高速结合“智慧隧道”的打造,在施工前对隧道进行了全过程施工BIM建模,实现可视化交底。“这就相当于把原先复杂专业的设计图纸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生动展现。工人像看动画片一样,学习掌握整个隧道施工工序、工艺,施工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付波表示。“同时,我们借助3D激光扫描仪断面采集技术处理大量开挖数据,对结果进行准确分析,让隧道开挖效果、是否存在超欠挖等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施工精细化水平。”
及时预测预警
每30米就进行一次超前地质预报
紧紧围绕“平安工程、生命至上”的理念,临建高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紧盯高风险环节,依托智慧化安全工地建设,确保施工持续安全可控。
隧道施工中,临建高速每30米就进行一次超前地质预报,对可能出现的涌水突泥等情况及时预测预警。借助5G技术的应用,临建高速改变了传统的隧道施工模式,管理人员在智慧控制中心就能通过大屏幕轻松掌握隧道内人员与设备的准确定位;隧道内的开挖台车与二衬台车也安装了摄像头,实现了洞内施工实时监控,有效避免了工人违规作业,对突发事件可以及时有效处置。以前漆黑的隧道变得透明起来,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大幅提升。
为了进一步强化管理手段,临建高速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将岩溶隧道施工列为最高管控等级,要求监理办主要领导现场旁站,施工项目部主要领导现场带班,施工期,监理员及现场“一点三员”必须在岗,多措并举,最终确保施工期安全。同时,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安全自律协会”管理机制,组织全线一线工人签订“我为人人,安全为我”安全承诺书,以“先奖后罚”的激励模式,鼓励一线作业人员积极加入自律协会,以一线工人安全自律性的提升夯实项目安全生产基础,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临建高速全长约85.5公里
建成后,桐庐到临安开车只需要半小时
据悉,临建高速北起安徽与浙江两省交界的千秋关隧道,经临安、桐庐、建德,终于杭新景高速安仁枢纽。
路线全长约85.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06.48亿元,建设工期42个月。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4.46亿元,占批复概算206.48亿元的79.65%,累计完成总体形象进度75.2%,其中路基95.62%,桥梁93.17%,隧道97.11%,路面38.81%。
作为浙皖两省间最后一条断通高速,临建高速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浙皖两省及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络,加强长三角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项目将结束安徽宁国到杭州临安之间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市民自驾出行时间将由以前经208省道的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一小时左右,桐庐到临安开车只需要半小时,将极大提高市民出行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