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徐尤佳
春日的午后,有没有觉得眼皮打架呢?
正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来了,“春困”也欣然造访,按常理来讲,既然有春困“帮忙”,那肯定能睡个好觉吧?然而身边大多数人却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薛定谔的睡眠”状态:一觉醒来不见清醒,反而头昏脑涨、浑身无力;睡了,又好像没睡。
图片来源:CFP
清代医家李渔有言:“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然而话虽如此,每当深夜,还是免不了再刷会儿手机,再打一盘游戏,早睡计划忘到脑后,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现代人的“睡眠顽症”,随之而来健康恶化、精神不振。
尽管很多人尝试改变自己的睡眠状况,但往往收效甚,其实关于如何高效睡觉,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已经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选对“时辰”睡,哪怕10分钟能顶2小时!
古人认为:人的养生要顺四时,遵循“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而其中“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这两觉,这里的子(时)是指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午(时)是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方法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这两个时段入睡能快速帮助人体修复损伤、养精蓄锐,达到最佳状态。
图片来源:CFP
子觉:一夜好睡,胜过补药一堆
古人之所以重视“子时觉”,是因为夜半子时为人体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经脉运行到肝胆,这时入睡养肝和护阳气的效果最好。
失眠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经验:凌晨12点后反而更有精神、更难入睡,这就是因为子时人体未入睡的话,阳气就生发不起来,继而阴气无法收藏,就会阴阳失调,日久则伤肝伤肾,让身体气血双亏,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
按照人体生理规律,我们可以在子时前半小时(约22:30)就寝,到早上6—7点(卯或辰时)起床效果最佳,这样能帮助养肝、养肺还能精力充沛。
此外“子时觉”若是睡好了,则肝胆运行顺畅,脾胃升降协调,让身体进入良性循环;若子时熬夜会造成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造成目倦神疲,导致白天大脑决断能力下降,得不偿失。
午觉:充电半小时,精神一下午
中医认为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此时心经当令,其气血最为旺盛,若小憩一会儿利于养心,更能让人整个下午都精神焕发,长期坚持午睡还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的患病几率。此外午时阴气初生,静养有助于生阴,所以午睡又有助于养阴血,女性朋友们要想漂亮,午觉同样不可少。
要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在15-30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午睡太久阳气就会过度敛藏,一时间难以升发,醒来之后会有头晕头疼、精神不佳等症状。中午实在没时间也可以闭目静心,让身体平静下来,同样可以达到养阳的效果。
午睡小tips
天气再热也要在腹部盖一点东西。
不要在有穿堂风的地方午睡。
午饭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因为这样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最佳姿势应该是采用平卧或侧卧,保持头高脚低、身体向右侧卧。
想要好睡眠,功夫在睡前
浙江省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张永华教授提醒:现代人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又习惯熬夜,若不注意按时入睡,错过睡子午觉的时机或无法睡完整一个子午觉都会影响健康,长久导致疾病风险。要想改善睡眠,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并坚持实施:
精神调摄:若睡前心境不平和,如过度的喜怒、忧悲、思虑都会影响心神而致不能安卧。《备急千金要方》记有“凡眠先卧心后卧眼”,只有先安神定心,才能安然入睡。睡前1小时试着抛开纷繁的思绪,放开手机电脑,避免消息源的打扰。
调整作息习惯:可以先试试把早上的闹钟调早一小时,也可以尝试睡前用温水泡脚,按摩脚底,促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促进入睡;或者用静坐,散步,慢呼吸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从而帮助入睡。
醒后忌恋床不起:赖床不利于人体阳气宣发,会导致气机不畅,使人四肢昏沉、精神不佳;有时候赖床是受“没睡足”的心态影响,其实只要第二天精力比较充沛,不影响工作、学习效率的话便无需过度在意。但若失眠情况严重还是建议找睡眠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