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余鹂文
“咱们村出名了。”
3月9日,杭州余杭仁和疫情爆发,顺丰仁和转运场附近的永胜村,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个与德清接壤的杭州北郊小村庄,全村650户农户,有8户人家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这次疫情,全村不是封控区就是管控区。从3月9日到13日,330位村民陆续集中隔离到了全市的148家酒店。
隔离头两天,村里副书记张世琼每天要接100多通村民打来的电话。
村里老人多,大家的问题大同小异——家里的鸡和狗没有人喂,开水壶怎么烧,酒店电视机打不开……诸如此类。
家里的那些牵挂,有干部帮忙投喂家禽和牲口,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在集中隔离酒店,老人们各种不适应,多亏有村民王渊鹏、张秀英夫妇开导和照顾。
1】最后撤离的是他们两口子和同村的老人们
苕溪畔的永胜村,水网密布,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村里人以种稻养鱼养蚕为生,当地没什么产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后来,村子毗邻地块钱江经济开发区的建立,让原本务农的村民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随着仁和南片的整治,去年,租房的外来人口涌入永胜村,不少村民当起了房东,王渊鹏家前后,也有不少出租房屋的人家。
今年58岁的王渊鹏,三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能力,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都卧床在家。
村里都知道,老王家的老三是个可怜孩子。
本以为,王渊鹏这样的条件,这辈子是取不上媳妇了。
很多年前的一个元旦,有个姑娘(张秀英)从杭州骑自行车来找他……王渊鹏谈恋爱的事情,在村里传开了。
王渊鹏虽然残疾,但他喜欢诗歌,还用残肢写了一手好书法。
来看他的姑娘是个健全人,老家山东,在杭州开店,也是个文学爱好者。
第二年,村里人就吃上了他们的喜糖。
平日里,王渊鹏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妻子照顾。作为残障人士,本来这次疫情,村里是打算把他们夫妻留下,居家隔离的。
随着村里疫情的多点爆发,全村人都必须集中隔离,王渊鹏和妻子是3月13日最后一批走的,一起走的有三车人,大都是老人。
2】煲电话打茶会:“鸡真的没有杀。”
隔离酒店也在余杭,大部分工作人员说普通话,听不懂仁和方言。
村里最后撤离的人,只有小一辈的王渊鹏夫妻说普通话。很多事情,必须由王渊鹏转述成仁和方言讲给老人们听。
第一天,村副书记张世琼就接到点上反映的情况:吃过中饭,很多老人想出房间,到酒店走廊散步,工作人员不让散步,还在房门口大声喧哗,情绪有点激动。
老人们想出门的心情,张世琼理解,村里人有打茶会的习惯,就是吃完中饭要各家串门去喝茶,他们不懂隔离的规矩,很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也住不惯酒店。
可是,张世琼也在别的酒店隔离,远水救不了近火,跟老人们解释的事,王渊鹏夫妇主动承担下来。
张秀英给在酒店隔离的老人排了通讯录,大部分人年纪在80岁上下,他们对王渊鹏的小名“永华”更熟悉。
“阿姨啊,我是永华,我们现在是在隔离,不能出房间的,你有什么事情,座机拨我房间号码xxxx,跟我说。”
王渊鹏操一口方言,用座机给老人房间打电话,听说永华这孩子也住这里,老人们觉得总算有照应了,放心了。
刚开始,有些老人连电话也不会接,响了好一阵才有人应,有老人耳背,要说十几遍“我是永华”,对方才能反应过来。
“永华啊,这两天家里鸡没人喂,听说他们把鸡头一拧,都给弄死了,我晚上做梦都血淋淋的。”
“阿姨,鸡没有死,我们都问过小张(张世琼)了,她们在帮你喂的,你就放心吧,安心住几天就可以回家了。”
3】鸡肉太硬,床太软,开启“热线服务”
早晨“大白”们来采核酸,很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做核酸找不出健康码,要找身份证。
有人连证都没带,号码也背不出来,只能再联系家人找号码。找到号码,张秀英也留心备个份。
老人们不会干的事,还有很多。
比如,如果不能出房间,那就在屋里看电视,可是酒店的电视机他们不会开;自己想烧开水喝,酒店的烧水壶又不会用。
有位老人骨骼不好,不能睡席梦思,要换硬床垫,但又不知道怎么跟工作人员沟通,只好跟王渊鹏说。
有一天,张秀英接电话,村里有一位拄双拐的老人想洗澡,但够不到淋浴房的水龙头。
张秀英联系酒店工作人员,把淋浴喷头给取下来,老人得坐着洗浴,但房间没有小凳子,她就灵机一动,想到把卫生桶倒过来当凳子,电话遥控帮老人洗澡。
隔离的这些天,老人们的打茶会时间,变成跟王渊鹏煲电话粥的下午茶时光。
比如,有老人说中饭的鸡肉有点硬,花菜咬不动,王渊鹏就会跟工作人员沟通,老人的饭菜还要再烧烂一点。
也有紧急的情况,有位隔离老人中风瘫痪,老伴同房照顾,打的流质针一周消毒一次,酒店没有专业人员,帮老人求助后,隔离点就派了医生上门服务。
甚至大半夜,也有老人睡不着,打电话找王渊鹏拉家常的。
4】生活不抱怨,再小的光也有能量
昨天(3月18日),是王渊鹏女儿的生日,女儿在塘栖教书,他们给孩子打电话祝她生日快乐。
对女儿,夫妻俩一直觉得照顾不周。
那时,王渊鹏没有稳定收入,张秀英为了养家擦过皮鞋、摆过地摊、拉过三轮车。
女儿出生后,一家人在临平的医院门口开报刊亭为生。每天,妻子背着孩子,要提100多斤的报刊坐公交车去进货。
从小生活在艰苦环境中,女儿小学时特别叛逆。
张秀英心急如焚,咬牙花了1万元学费考取心理咨询师,只为开导孩子,女儿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妻子的善解人意和艰苦奋斗,王渊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靠写诗赚微薄稿费的他,开始苦练书法,还兼职做法律咨询。
也是因为妻子,在照顾特殊人群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心理咨询师的背景,让这次集中隔离期间,老人们也得到了更多的照顾。
多年来,这对夫妻档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生活不抱怨,一切靠自己。”这是王渊鹏夫妇的人生信条。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夫妻俩更愿意去克服困难,把心中的温暖带给周遭的人,用王渊鹏的话说,“我们一直活得特别有存在感和幸福感。”
今天,余杭集中隔离人员有800多人回家了。接下来,他们将在家中继续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
过了今夜,永胜村最后的撤离人员,王渊鹏和老人们也将踏上回乡之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