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楼肖桑 孙晨
图源:视觉中国
钱报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杭州预计将有12.6万套房源交付,对开发商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品质“大考”。过去的一年,据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称“浙江消保委”)统计,浙江消保委共受理房屋及装修类投诉3082件。其中,精装修质量问题和开发商虚假宣传的投诉最多,对外立面减配、物业管理的投诉也不少。
据浙江消保委统计,在房产类投诉案件中,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全装修商品房质量问题,这其中既包括表面质量问题,也有装修时隐蔽工程的问题,如淋浴房漏水,墙体、吊顶开裂,地砖、墙砖破损等,因此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容易发生因维修整改导致逾期交付的消费纠纷。去年,不少新房项目在被业主投诉后,开发商虽然整改,但导致楼盘延期交付。泰禾杭州院子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延期两年多才交付,但很多业主未收到延期交付的赔偿。
二是实际交付房屋与样板房、楼书宣传等不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假宣传。前几年集中在如房屋内部结构、精装修材料、电器与宣传不符,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诉出现在公共区域,比如销售宣传时的绿化、停车位、健身房等外部配套设施没有随房交付或改为其他用途。钱江晚报去年曾报道过,某小区280棵公区绿化不翼而飞,这背后其实是交付后开发商与物业交接不清所带来的问题。
去年有关外立面的投诉大增,即业主投诉新房交付时外立面与宣传不符,这其中大部分与销售人员在卖房阶段的口头承诺相关,说明开发商在这方面的把关意识还不强。
三是因开发商履行告知义务不到位引发定金纠纷。如今,部分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对于红线内的不利因素,没有尽到充分告知的责任,又或者是诱导消费者签订认购协议,交付定金或认购金、诚意金。钱江晚报曾报道过,一些商业项目,通过中介经纪人从外地拉客,利用信息不对称,引导外地购房者冲动消费。钱报曾帮助过一位80多岁的东阳老人退掉萧山某酒店式公寓,他就是被误导消费的典型案例。
四是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前几年的房地产销售中,霸王条款屡禁不止,最典型的就是捆绑消费,目前杭州整体已进入摇号时代,有开发商通过人为制造流摇,来达到强制搭售车位或价外加价的目的。
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钱江晚报“小时记者帮”也将开通报料通道,购房者若遇到相关问题,可以下载“小时新闻”App,进入“小时记者帮”报料,记者会展开调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