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10时许,安顿好15个月大的宝宝,家住铁西区的杨宁宁(化名)打开电脑,接收当天的工作文稿,开始音频录制工作。肢体三级残疾的她,由于身体原因,产后一直未能重返职场。但是,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她慢慢找到了回归职场的自信。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贯彻落实《辽宁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切实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机制,《行动方案》所部署的10个专项行动在沈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分类帮扶 推动充分就业
沈阳市将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精神智力残疾人、农村残疾人等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今年,针对全市87名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实施“一人一案”一一对接,特别是出台了包括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就业创业50条措施,帮助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达100%;针对盲人按摩行业,持续给予补贴扶持,组织盲人医疗按摩职业备案、职称评审、证书管理、继续教育、技能提升培训,全市共有盲人保健和医疗按摩院(所)276家;针对农村残疾人,持续投入扶持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科技惠残”专项行动,组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
今年,沈阳市全面启动“沈阳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工作,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增值税限额即征即退,大力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充分就业。
网络赋能 抢抓新赛道
在巩固传统领域残疾人就业的同时,沈阳市推动“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将“两邻”理念贯穿到基层,在残疾人身边打造“对门儿”、社区“微工场”,将更多符合精神智力残疾人身心特点的手工订单项目纳入社区“微工场”,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立足新业态音频就业领域发展特点,举办沈阳残障人士音频主播选拔大赛。截至目前,累计培训百余名残疾人,30余名残疾人从事播音等工作, 7名盲人突破传统就业模式,成为首批盲人声音主播。其中,残疾人参与录制的《奇妙科技馆》等广播剧已在“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平台播出,帮扶残疾人用声音筑梦。
着力培育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营销师项目,培训残疾人110余名,成功孵化残疾人主播账号,组建残疾人直播小组“带货”增收。
优化服务 满足多元化需求
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全市各区县(市)均设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配备了专职服务人员,每个街道(乡镇)、社区(村)都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干事、专职委员。
针对残疾人身心特点,全市开展送岗上门、送人进企、专班跟进等措施,实现残疾人就业和劳动权益保护同步。同时,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培训7639人次。
今年,市残联还举办多场就业双选会,实现用人单位与残疾人之间的互动双选。市残联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将招聘岗位和惠残政策,延伸服务到基层乡村。线上线下组织残疾人就业洽谈活动64次,推荐就业企业231家,服务残疾人5万余人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