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国家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系统“中国视听大数据”正式发布了2022年荧屏上所有“春晚”的收视数据。其中显示,从1月25日算起虎年新春荧屏上一共播出49台春晚。一向以擅长语言类节目著称的辽宁卫视春晚在地方卫视春晚中收视率最高,也是今年唯一一台实现收视率破1的地方卫视春晚。
统计表明,2022辽视春晚首播在全国市场收视率为1.100%,市场份额为4.980%,位居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排名第一位,且位居春节期间省级卫视春晚收视第一位;辽视春晚首播当天,辽宁卫视全天收视率0.296%,收视份额2.403%,收视排名在省级卫视中位居第一位。探究这组数据背后的原因,记者采访了2022辽视春晚相关负责人。
用幽默元素说学逗唱
根植东北文化,辽宁人天性乐观自信、热爱生活、敢拼敢闯,积极地迎接挑战。这种鲜明的性格,造就了辽视春晚独有的幽默元素。在2022辽视春晚中,我们看到了众多辽宁人的代表形象:有善良执着的“农民”宋小宝,有脑洞大开的贾冰,有质朴醇厚的张同学……他们活灵活现地塑造出典型辽宁人的形象,在说学逗唱中,自信地展现辽宁特色,挥洒艺术魅力。
8个语言类节目各个精彩,由宋晓峰、辣目洋子、李雪琴等表演的小品《来啦,老妹儿》一下子就戳中了众多观众的笑点,网上的模仿此起彼伏。在小品《王诈遇王诈》中,尤宪超扮演的“反诈”老人一句“我这个店卫生不合格,你代表消防罚我,你觉得合适吗,张局?”不仅点出了张浩谎言里的颠三倒四,更与东北人平时开玩笑的方式同出一辙,让许多观众瞬间产生共鸣,热议如潮,都说这是自己身边辽宁人说话的共性特征。他们幽默乐观,笑对生活,这种独特的地方风格,造就了辽视春晚的喜剧特色。金句不断、包袱不落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最忠实的观众,形成了除夕前夜看辽视春晚的独特习俗。
辽视春晚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语言类节目出彩从来都在意料之中,因为大多数喜剧人是辽宁籍,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家乡是情理之中,辽宁人独特的语言天赋和创意才华更是无与伦比。
挖辽沈特色,原创节目再上新
观众不喜欢重复,艺术追求必须不断创新。广电时评点赞2022辽视春晚,称其立足本土、推陈出新、破圈融合、创意独到,有看头。
就此,辽视春晚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原创节目是辽视春晚一大亮点。为了取材创新,他们时刻关注网络热点、百姓生活现状,通过数据以及深入调研,了解当代人的所思所想。为了舞美创新,他们反复设计、讨论,不放过任何灵感与创意。于是,喜剧演员“破圈”搭档,新组合打造新笑点,辽视春晚的常客们也带来了新故事。在今年辽视春晚舞台上,观众看到了《王诈遇王诈》中普法宣传的效果;看到了《浮想联翩》中“儿行千里父担忧”的动人故事;看到了李雪琴和辣目洋子的闺蜜情谊;看到了流动舞美和360度的全视角舞美空间。同时,也诞生了中法艺术家隔空联袂演出的超级创意。
用新鲜的话题融入有魅力的作品,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挖掘深刻的内涵。晚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有机结合,呈现当代国潮风格。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街舞同台上演,京剧、美声、民族、流行说唱等形式逐一呈现,还有剪纸、皮影、人偶等非遗文化登台亮相,创新融合让多元艺术与民族特色交相辉映,营造出喜庆热烈的氛围,为观众带来全视角的视听体验。
晚会有意思更有意义
2022辽视春晚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但在社交平台上,晚会的余味却久久不散。不少网友细品节目背后的温情与深意,表示“有些作品笑着笑着眼角就湿了……”
就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以来,让晚会有意思,也要有意义,是辽视春晚始终追求的目标。那些余韵悠长的作品,无不是经过用心研磨之后,散发璀璨的光芒。观众在开怀大笑之后,细细咀嚼回味,就会发现隐含在其背后的深意和反思,产生强烈共鸣。
小品《浮想联翩》演完后,话题“贾冰蒋诗萌误会大了”引发了广泛热议。“儿行千里父担忧”,老父亲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心,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类似的温情故事,还出现在小品《姐夫难当》对抗击雪灾志愿者和一线工作人员所秉持的奉献精神的赞美与讴歌中,以及《来啦,老妹儿》对闺蜜情谊的生动演绎中……用网友们的话说就是,“用故事讲述人间真情这种事儿,辽视春晚的确是手拿把攥,了不得!”
除了语言类节目,晚会的歌舞也在美轮美奂中给观众带来暖意。在《故乡不了情》中,几位辽宁籍歌手动情讴歌了辽沈人民的奋斗精神。观众纷纷留言,“为辽宁骄傲、为家乡自豪”的评论刷爆了社交平台。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蕴含了对时代的关注、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探索。2022辽视春晚通过对生活的高度淬炼,让艺术美与思想美相得益彰,用一个个构思精巧的节目,温暖了观众、讴歌了时代。这是文艺作品历久弥新的力量所在,也是辽视春晚几十年广受赞誉、传承创新的根源所在。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