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云的方向,出发——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观摩活动侧记
首页 > 原创 > 编读往来 > 正文

向着云的方向,出发——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观摩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023-06-26 23:17:40

何当激风雷,看我入云天。

6月26日,甘肃张掖甘州机场。伴随着“双尾蝎A”增雨无人机在一阵轰鸣中飞向天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代表团观摩活动拉开序幕。


(资料图片)

这是一次颇有启发的观摩,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旅程。

这一天,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以及各有关部门、企业的与会人员走访甘州机场,直击增雨飞机升空作业;走进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参观增雨高炮实弹演练;考察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查看生态治理效果。一路行来,见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看能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

在甘州机场,“双尾蝎A”增雨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附近空域开展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作业。“翼龙-2”增雨无人机、新舟60增雨飞机紧随其后,按计划分赴不同空域开展多机联合作业。

这次作业,是常态化开展的祁连山地区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的一部分。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为祁连山地区生态修复贡献了重要力量,助力积雪面积、植被覆盖、内陆河水系径流量显著增加。

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取得显著成效背后,离不开现代化建设的长足进步。我国现有56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用于耕云播雨,另有1.7万个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点遍布全国,已形成规模化天-空-地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

“这架无人机可续航多久?最高高度能达到多少?”“催化剂怎么播撒效果最好?”“云粒子如何观测?”在观摩现场,与会人员一边参观,一边提问。大家纷纷表示,现场观摩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的高速发展。

在作业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指挥体系的进步,让人工影响天气更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与会人员目睹作业指挥系统如何通过综合气象观测网络立体探测云水资源,通过数值预报捕捉作业时机,再经过精细化分析确定作业计划,并实时指挥作业的全过程。

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人工影响天气科普云室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只见操作人员在燃烧室中点燃碘化银,抽取燃烧后气体注入云室,大屏幕显示云室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变成冰晶并长大。这种科普云室模拟了冷云人工增雨的催化原理,直观呈现在屏幕上,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云中催化增雨过程。

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成果,云水资源评估理论、技术方法和云雾降水物理过程研究等不断深化,自主研发的3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如今,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创新“主引擎”,仍在不断加速运转。

看服务保障:交出趋利避害满意答卷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位于干旱气候区的张掖,保留着一片面积达6.2万亩的湿地。众人眼前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芦苇蒲草成片相连,山泉湖水碧波荡漾,令实地考察生态环境的与会人员赞叹不已。

张掖的水,来自黑河;黑河的水,来自祁连山。作为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生命线的祁连山,其水源涵养能力、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及下游大片区域的生态安全。

趋利避害、润泽民生,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不变使命。在祁连山实现由“黑”到“绿”的底色之变过程中,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眼全国,气象部门始终牢记使命,积极联合各方,推动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成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在祁连山科普教育基地,与会人员在反映各地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效益的展板前驻足良久:在东北大粮仓实施作业,助力粮食产量提升;在祁连山、三江源、青海湖增雨(雪),开展生态修复作业;在密云、官厅、丹江口等多个水库联合增雨,服务水库增蓄;在内蒙古、四川等多地抢抓时机增雨,助力扑灭森林草原火灾;为陕西苹果、云南烤烟、新疆棉花等开展防雹作业,有效减损……

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与会人员和气象工作者的共同期待。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刘淑乔)

关键词: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 39 60 29 14 2@qq.com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皖ICP备2022009963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