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走进河北省雄安新区,这座雏形渐显的现代化之城“科技范儿”十足。
六年来,雄安新区同步建设“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这其中,地下城是指地下综合管廊及各类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地上,雄安新区数字道路建设已超过500公里,并通过路网感知设备实现了实时、全方位、全轨迹记录;“云”上,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集合了云计算、边缘计算、超级计算等,是全球首个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
在这里,科技创新正成为包括气象在内诸多领域的应考之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沿布局 支撑气象科技创新
“今年2月,我来到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协助雄安新区气象局制定完善科学技术激励措施、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带领指导年轻人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新成果研发与应用。”3月3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研究员陈军明一大早就来到实验室开启一天的工作。
陈军明是中国气象局首批下基层服务锻炼的青年专家之一。今年,他将带领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气象科研业务现状,紧密围绕基层业务发展需求,推进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申报和国家级重大业务工程建设。
2022年11月21日,由河北省气象局与雄安创新研究院共同申报的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获中国气象局批准。按照实验室建设规划,雄安新区气象局将深化与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知名院校、一流创新团队的联合科研攻关,在提升精准预报水平、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适应缓解气候变化等领域,推动解决国家和区域边界层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目前,实验室已有序开展实体化运行,并成立雄安大气边界层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聘任实验室主任,确定首批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发布两个开放研究基金项目,在容东片区利用无人机开展微气象热环境观测,推进基于高光谱卫星的雄安新区边界层臭氧反演研究。
需求引领 建设智慧气象大脑
今年2月,雄安新区气象局与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边界层观测试验,并利用容东智慧灯杆进行精细化布点观测,实现了气象大脑物联网数据接入。这是构建雄安新区专业气象服务新格局、积极推动雄安新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新举措。
前期,按照智慧气象“一脑三网”(气象大脑、气象观测基准网、气象感知泛在网、气象物联网)建设规划,雄安新区气象局完成了气象大脑一期业务系统的建设部署,硬件环境接入“雄安云”,并搭建了气象物联网专网,实现对气象信息的实时处理、多维重构和智能分析。
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系统发展室的韩鑫强也是今年到雄安新区气象局服务锻炼的青年专家,他将参与气象大脑二期建设,在观测设备智能管理、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等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完成平台建设。
雄安气象大脑智能观测平台。雄安新区气象局供图
自2022年11月以来,雄安新区气象局已在“雄安云”上申请使用45台云主机,存储容量达263TB,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提供基础支撑,助力雄安“未来之城”建设。依托云上资源,雄安新区气象局搭建了睿思-雄安新区精细预报系统,提供了分钟级、百米级的要素预报,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气象预报和精细服务;建设了卫星雷达强对流监测预警平台,为雄安“未来之城”建设提供气象灾害防御支撑。
未来,雄安新区智能气象观测大数据系统将充分实现气象基本数据产品与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互用互享,将智能气象观测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打造智能气象观测大数据系统的全国样板。
强化基础 提升智慧城市服务能力
“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包含1个主站和8个辅站,主站的业务用房已封顶,8个辅站也在有序开展建设。”雄安新区综合管理科科长崔合义介绍。
今年1月11日,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正式获批设立。作为中国气象局设立的第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其空间布局由地面气象观测网、边界层观测网、生态气象观测网、大气成分观测网、卫星遥感观测网等组成。
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主站效果图。雄安新区气象局供图
按照河北省气象局印发的《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发展方案(2022—2025年)》,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将聚焦地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基于数值预报需求的适应性观测试验、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性以及物质能量交换、高速城市化对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展开研究,推进建成国内领先的研究型业务平台、智能高效的生态与气候服务平台、协同创新的科研合作平台、开放包容的人才培养平台。
“目前,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主站及部分辅站的观测设备已开始有序安装,到今年年底,可初步形成高水平综合观测能力,开展地空天一体化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5条廓线’立体连续观测。”雄安新区气象局业务科技科科长王雷说。
雄安新区气象局局长董占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全国智慧气象示范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先行区”建设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以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为标志的创新载体、以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核心的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智慧气象对智能城市安全运行、生态友好的服务保障能力。
(作者:马洵 余克勤 责任编辑:张林)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