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播报未来100年内北京地区的天气形势,有时微风,有时小雨,没有风沙,也没有雾和霾……”这是一次特别的天气播报,来自中阮演奏家冯满天。
3月26日,“诗情画意 气象万千”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在阮、钢琴、管钟等乐器的合奏中,气象和音乐不断跨界碰撞。
(资料图)
本场活动的策划、导演张立群说,活动呈现为三个篇章:身边的旋律——从《渔舟唱晚》谈起;四季美文——春夏秋冬;中国式浪漫——诗情画意24节气。
气象中的音乐
琴声悠扬,声音由远及近,清脆的铃声如同水面上的波光荡漾——正是《渔舟唱晚》的曲调。中国天气主持人杨丹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伴随着《渔舟唱晚》走进千家万户。“《渔舟唱晚》描绘夕阳西下渔民载歌而归的情景,与节目傍晚的播报时间非常吻合。”中国天气主持人冯殊说,“傍晚时分,看着天气预报吃着饭,成为很多人的记忆。”
“在我眼里,天气预报节目不仅是气象信息和科学数据的罗列,也是一个有温情、有温度的节目。”杨丹说,“希望通过天气预报带领大家看到大自然的节奏变化。”在她心里,气象中的音乐是自然的韵律:春天的花、秋天的红叶、冬天的冰雪。“这些都是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产生的,也希望大家更加关注这种美。”杨丹说。
“一场雷雨有丰富多彩的天气内容和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就好像一场交响乐。”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看来,一场雷雨很像大自然的交响乐——在炎炎夏日,有淡淡的白云,风很静,能听到蝉鸣。午后,天气闷热,有水汽输送,东风飒飒。接下来,风起云涌,雷声由远及近,乌云翻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达到“交响乐”的高潮。随后,云散开了,太阳出来了,雷声远去。彩虹出现,声音又安静下来。“在雷雨过程中,声音按照音调曲线从低到高缓慢上升,达到高潮后往下走,最后归于平静。”张涛说。
“最能诠释生活的就是阴晴雨雪,如天气般变化莫测。气象里有音乐,音乐里有气象,这也是生活。”冯殊说道。
图为“诗情画意 气象万千”活动现场 国家大剧院 供图
音乐中的气象
在活动现场,音乐声一改《渔舟唱晚》的悠扬,变得辽阔、低沉,似乎能听到黄沙漫天气候下的黄河边的力量。原来,演奏家冯满天和赵冰试图表现干旱的气候下,人们辛勤劳动的韧性和坚毅——这是西北的音乐风格。“西北是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张涛补充道。
过一会儿,音乐风格又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变,变得婉转、灵动、优美,似乎能听到绿油油的草木在雨水的灌溉下萌发,石板路湿漉漉的。冯满天和赵冰用音乐表现出淅淅沥沥的雨声——这是江南的音乐风格。“江南是四季分明的天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比西北多了很多。”张涛说。
“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孕育出不同类型的人文气质,也展现出风格各异的音乐风情。西北的《信天游》和江南的《茉莉花》就是在截然不同的自然气候中孕育的不同的音乐风格。”冯满天娓娓道来。
在空间上,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音乐;在时间上,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音乐。春夏秋冬,季节变换,有不同的天气特征,也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朱自清《春》中写道:“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张涛认为“东风”写得很到位,“在春季,太阳照射已经非常强烈,冷空气势力开始变弱,冷高压东移入海变性盘踞,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处于高压底部,盛行自海上来的偏东气流。相比之下,冬季强势冷空气控制之下大部地区盛行偏北风,东风较春季少见得多,故而火烧赤壁的故事中有‘诸葛亮借东风’之宝贵和‘东风不与周郎便’之戏谑。”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中国天气主持人王蓝一读了梁衡《夏感》。冯满天即兴演奏,使用乐器小阮来表现夏季轻快、明媚。张涛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夏收夏种”,“夏收夏种目前是中央气象台重要的为农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之一,每年夏天固定出专题预报材料,不仅有天气预报,重点还包括土壤湿度等农气条件的监测。”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冯殊读了郁达夫《故都的秋》。冯满天即兴演奏,使用乐器大阮来表现秋季萧瑟、高远。张涛却听出了其中的科学问题。“本文写于1934年8月北京,根据文中描述,此雨属于北方夏末初秋阵性降雨。然而从文中描述的云雨自东向西的情形却是极其罕见的,因为此时典型的北京阵雨都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发端于西部,云雨在高空西风带影响下向东移动,雨过后西面太阳重新出现,经常会有夕阳照在东面的雨区形成彩虹。自东向西移动的阵雨,多发生在台风北面的东风带之中。”
在气象与音乐的联动中,现场观众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四季更迭的变换和力量。气象元素的加入,丰富了文艺表达,让整场活动既有深度又有趣。
古人制作乐器也含有天气的韵味。“阮的制作蕴含了‘四季’的意思。阮有四根轴,代表了四季。”冯满天介绍。
图为“诗情画意 气象万千”活动现场 国家大剧院 供图
气象和音乐的融合传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现场观众、幼儿园大班的宋翔晨流利地背诵了二十四节气歌。
“好雨知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张涛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的气象知识,冯满天和赵冰用音乐表现对应的天气情景。现场观众在音乐、古诗和科学解释中,感受一年的时光流转。
在互动环节中,观众们“出题”,冯满天和赵冰即兴演奏,主持人播报天气,气象专家播气象科学知识。
“台风将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在向东北方向移动,即将在今天傍晚到夜间在江浙一带沿海登陆,会给江浙一带带来狂风暴雨,最大阵风会达到17级。”伴随着主持人的播报,琴声越来越急,弹奏越来越快,表现风越来越大,雨越来越急。琴声由强至弱,速度由快变慢,又恢复轻快的节奏,而此时,台风过去了,晴空万里。
“从西北地区东部,经过华北一直到东北乃至黄淮和江淮地区,都会有扬沙、浮尘天气。”随着主持人的播报,琴声变得辽阔,表现沙尘的范围之广。张涛随即解释:“如果最强风区在恰当的时间经过了恰当的地点,沙尘暴就来了。也就是说最强风区在午后经过蒙古国南部的戈壁荒漠,就容易出现沙尘暴。”
据悉,这是国家气象中心、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和国家大剧院第一次开展跨界融合传播。在艺术的场景中生动呈现现场气象播报、四季美文赏析、专家论道等精彩环节,打造一场具备艺术感染力和丰富想象空间的艺术之旅,让观众感受“气象+音乐”的魅力。
(作者:徐嫩羽 责任编辑:栾菲)
热图推荐
铜器怎么清洗光亮 铜器用什么油保养?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