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气象台身处天气预报工作的第一线,会时常根据最新观测资料调整预报结论。然而天气系统复杂多变,由于全国城镇天气预报制作发布业务流程存在差异性,由地方气象台修订的最新预报,通常无法及时在国家级终端上得到体现,因而存在地方预报结论与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等平台所发布的预报信息不统一的情况。
流程不同步,数据不准确,预报服务效果打折扣……如何破解?
启动
(资料图)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如何建立协同、共享、精准的预报业务流程?气象工作者一直在倾情关注并思考。
为实现冬奥气象服务中重要对外服务平台天气预报信息实时一致,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滚动更新的精细化预报信息,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以下简称“预报司”)组织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市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启动集约化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建设,以推动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深度发展。
2021年5月13日,国家气象中心代表技术组向预报司及各参建单位汇报《集约化网格预报流程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天擎”的国省“一张网”,展示从网格预报制作到数据应用全链条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确定了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
依据建设方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天擎”中建成智能网格预报专区,支撑集约化网格预报业务流程改造,研发集约化网格预报制作和服务接口,试点省气象台改造本省网格预报流程和业务平台,直接基于“天擎”开展网格预报实时订正,在云端实现网格预报的快速质检、一致性等处理操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国省的协同预报和一致性预报服务,实现数十个气象要素的网格预报发布与实时订正。
研发成果卓有成效,有力支撑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中网格预报和数据的实时更新,为智能网格预报集约化流程的下一步建设积累了经验。
试点
成果是否能应用于实际预报业务,还得在地方的实际工作中检验。
2021年底,北京市气象局完成本市网格预报业务流程试点改造工作;2022年6月,河北、福建、辽宁等3省气象局完成试点改造工作;2022年11月,天津、湖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贵州等7省(市)气象局完成试点改造工作……
在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建设试点工作中,全部11个试点省(市)实现24小时内逐1小时、72小时内逐3小时预报,天津等3省(市)实现72小时内逐1小时预报,河北等9省(市)实现240小时内逐3小时预报,北京等3省(市)实现1公里分辨率预报,网格预报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均较传统的逐12小时全国城镇天气预报预报有显著提升。同时,基于“天擎”的网格预报新流程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之前文件流程提高12倍以上,如北京的数据传输平均耗时从113秒提升到7秒。
见效
传统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城镇天气预报仅提供一天3次的预报更新,而新建设的集约化网格预报业务流程,支持无限制随时订正、滚动更新。试点以来,单个省(市)日最多更新17次,订正结果通知到用户。
国家气象中心基于网格预报新流程实现北京等试点省(市)的网格预报与传统站点预报业务融合发布,通过中央气象台官网、中国天气网等诸多平台向公众提供实时订正的精细化预报成果。在新流程中,省气象台提交订正后,中央气象台官网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更新。
自从开展新流程改造工作,完成改造的试点省份天气预报修订再也不需要去手工调整成一致,接到电话通知后,中央气象台值班预报员只需要关注预报更新情况,大大提升了预报效率。
基于“天擎”建设的集约化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极大促进了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应用,实现了国省一张网的协同预报和一致性预报服务,有效解决了国省平台预报不一致问题,有力推动了精细化预报业务与应用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底,集约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试点工作已经取到预期进展,效益已经在公众服务中初步得到体现。整个网格预报业务新流程建设工作将于2023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目前11个试点省(市)基础上,完成全部省份的网格预报业务流程改造,实现全国网格预报的集约管理和统一共享,加强协同预报支撑能力,实现全国天气预报的滚动更新与协调一致。
(作者:李伟 闫泓 责任编辑:张林)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