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周年,已累计向北方调水58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助力沿线42座大中型城市优化经济发展格局。
近年来,气象部门主动从人工增雨(雪)补水、生态气候监测、防灾保渠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补水增容”让水量更足
位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水域横跨鄂、豫两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积聚了巨大力量的丹江口水库库水,从陶岔枢纽工程奔泻而出,进入燕赵大地,滋润一方土地。
然而,被誉为“京津大水缸”的库区水源地在今年夏天却“饥渴难耐”。
7月以来,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土壤严重缺墒,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极高,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人民生活用水困难。
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监测分析,8月24日,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已降至157.04米。若不及时“补水”,将影响南水北调中线输水。
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已无法满足需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及时与空管部门对接,调派3架国家级高性能增雨飞机分别飞往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及陕西安康机场,作业范围完全覆盖进入丹江口水库汇水区的云团。
8月,新舟60飞机飞抵湖北襄阳刘集机场,驰援湖北人工增雨工作。付佳 摄影
“在协同作用下,同一片云系,增雨时间从之前的2至3小时延长到6至9小时,而且在暖云和冷云的共同催化作用下,增雨效果更加明显。”湖北省气象局首席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专家李德俊介绍。
8月27日,气象部门抓住增雨良机,开展跨区域调度、上下游协同作业。此次多机联合增雨作业,在增加水库库容、缓解旱情、保障人畜饮水和粮食生产用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7年,正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蓄水试验,却遇上降水偏少的情况。据统计,从年初至8月,南阳市淅川县全县降水量偏少33%。眼看蓄水试验计划难以完成,汇水区的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等县市气象局全力调动所有作业装备,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实施增雨作业,成功助力库区实现蓄水167米的目标。
“多源监测”让水质更优
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沿线水区湖泊蓄水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线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推动滹沱河、白洋淀等一批河湖生态改善。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的特大型城市,北京的“干渴”转机源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通水。在遥远的太空,风云气象卫星正紧紧“盯着”北京的水资源情况。
北京市气象局建立了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卫星遥感长时间序列本底数据集,开发水体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服务系统,开展水库水质、水体面积、水库容量等动态监测评估、水源涵养区域生态关键参数监测评价及生态补水对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分析等工作。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河北保定气象部门在干渠沿岸布设自动气象站及智能监控设备,持续监测地质灾害对干渠设施和水质的影响。
调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河南南阳。南阳市气象局建设了丹江口库区生态监测站,监测库区14类生态环境要素,实现对气象、水体、植被、大气环境等相关要素的自动连续观测;建立生态保护重点区、敏感区及生态建设工程气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的气象监测业务,动态监测评估和预测生态建设工程的气候效益。此外,还开展长期气象生态要素监测和技术研发,研究该区域气候生态变化规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防灾保渠”让供水更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运行需要“天时地利”来保证,夏季的暴雨洪涝、冬季的低温冰冻都会对供水造成直接影响。
2020年7月上旬,丹江口水库上游出现持续强降水,来水量迅速增加,水库水位快速上涨,已接近夏季汛限水位。与此同时,长江干流洪峰同步抵达湖北,丹江口市气象局与水库调度中心加密会商频次,共享实时雨量、水文资料与水库流域短期精细化降水预报信息,综合气象预报信息与来水量预测情况,丹江口水库7月11日至17日减少下泄量,拦蓄5亿立方米洪水,与长江干流错峰,缓解湖北防汛压力。
丹江口水库能安全度汛源于市气象局不断强化精准预报,为汉江集团水库调度中心量身制作水库流域长期天气趋势预报、中期预报、流域短期面雨量预报,为防汛抢险当好气象参谋。
在2021年主汛期,北京市气象局首次针对水库调蓄向市水务局提供0~20天密云水库周边精细化预报。今年汛期,该局将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BJ)、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数据融入市水务局洪涝数值模拟模型,实现洪水、山洪预见期不低于12小时,有效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南阳段全长约186千米,市气象局在沿途布设气象要素监测设备;建立集高时空分辨率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于一体的精细化流域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发展基于影响和风险的预报预警,研发集灾情收集与监测、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灾害风险转移及气象防灾增效服务效益评估于一体的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为丹江口水库防汛和旅游安全提供更加精细的预报预警服务。
从今年12月1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启动2022至2023年度冰期输水工作,预计到明年2月底结束。
冰期输水关系到京津冀豫冬季饮水安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已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冰期气象、冰情监测制度,预警会商等工作机制,加强与沿线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目前,工程沿线104道拦冰索维护及布设已到位,180套融冰设备检修并调试完毕,111套扰冰设备检修及调试完成。
在河北省顺平段蒲阳河倒虹吸闸站沿线,气象部门配备了智能监控设备,在干渠沿岸布设了3个自动气象站。
“从目前看,在顺平段,降温会导致水面结冰,但总体上不会影响输水。”顺平县气象局局长崔婷茹介绍,该局还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部分工作人员吸纳为气象信息员,及时提供气象预报预警,尤其关注最低气温等数据,为科学输水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南水北调,利国利民。气象部门将全面提升防灾减灾、供水和生态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守牢南水北调“生命线”。(刘佳、马洵、叶芳璐、周爱春、余佩瑶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刘倩 责任编辑:张林)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