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号东北冷涡已于4月2日形成,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4月5日,中央气象台、沈阳中心气象台、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发布第一期《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东北冷涡是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谌芸介绍,冷涡背景下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在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带来的天气多样,甚至会触发极端天气事件。
中国气象局去年出台了《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提升东北冷涡及其高影响天气的精准预报预测能力。公报的发布,是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决策部署、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东北冷涡预报预测业务的重要举措。
在首期公报中,记者注意到,里面既有聚焦冷涡系统本身的过去路径、强度及未来96小时路径预报图,也包括冷涡影响下天气实时监测信息,未来24小时冷涡背景下产生的天气如降水、强对流、大风降温等预报,未来48~72小时天气趋势预报以及相关防御建议等信息。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东北冷涡的天气特点之一是冷涡系统本身虽然较多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蒙古国等地,但影响范围远超低涡中心位置。以6日冷涡系统影响为例,除了给系统附近的黑龙江北部局地带来暴雪以外,也给河南局地带来小冰雹等对流性天气。去年4月30日江苏南通出现的极端大风天气也是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的另一主要天气特点是产生的天气复杂多样,像暴雨、暴雪、大风、降温、沙尘、强对流等天气都可同时产生或产生其中某几类,有时其产生的天气具有极端性,去年3月15日影响北京的强沙尘暴天气就是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
围绕公报业务,气象部门还对东北冷涡系统监测、起编标准、会商机制、加密观测、预警联动等进行了规范。未来,相关单位还将进一步围绕东北冷涡的对流触发机制、东北冷涡与中高纬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三维立体监测等方面强化研究。
(作者:卢健 责任编辑:栾菲)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