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危房 小家变美干劲足
首页 > 原创 > 原创热点 > 正文

改造危房 小家变美干劲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6-19 14:37:30

带领群众摘掉贫困帽,河南南召县漆树沟村第一书记柴磊的秘诀是,看看老百姓真心需要啥。当看到贫困户大多住着危房,他就努力协调政策补助,帮着贫困户易地搬迁和改造危房。发现村里交通不便、硬件较弱,他就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修路、建广场,一点点地建设好基础设施。住得好、过得好之余,还得要让老百姓富起来,结合村里香菇种植产业的特色,柴磊下力气推动建设新棚子、延长产业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柴磊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镇漆树沟村的第一书记。从在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到进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两年的驻村经历让他颇有心得:“不是有希望才干,干了才有希望。”他认为,干好民生工作,能使村民充满获得感,增强大家干事的信心。

漆树沟村是离南召县城最远的村庄之一,从县城到村里有约40公里,开车要沿山路盘旋而上一个多小时。作为在县城出生长大的80后,柴磊坦言,在驻村前,很难想象深山里村民的窘迫。

“刚到村里,心凉了:路不通、灯不亮,村户分散在一道道山沟里,每道沟仅有三四户人家,大多还是老人孩子。”柴磊说,“村里缺少活力朝气,感觉空有力,使不出来。”

改造危房

小家变美干劲足

2017年4月,柴磊进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吃惊地发现,78户贫困户中,55户住的都是危房。

劝贫困户改造危房,看似事儿不大,可真面对贫困户曾凡生,柴磊却一时开不了口,“他家是真穷”。

曾凡生天生驼背,干不了重活儿,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无人照看的侄子。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蜗居在三间土坯房,“晴天透光,雨天滴水,屋里一件值钱的家具也没有。”

柴磊硬着头皮动员,曾凡生果然立马回绝:“我没钱,咋改造?”

柴磊不甘心,连续一个月,没事就往曾家跑。渐渐地,曾凡生放下戒备,吐露真心:“我都50岁了,有啥盼头?”“房子改造好,你就知道盼头在哪了!”柴磊使劲儿劝说。

心结打开了,钱的问题又摆在柴磊面前。危房改造补贴、贫困户补贴……柴磊想尽办法协调政策补助资金,曾凡生也有了积极性,四处筹钱。2018年底,三间平房落成。盖房花了7万元,政策补了4万元。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曾凡生激动得直抹眼泪:“从来没住过这么敞亮的房子。感觉能再干50年,全身上下都是劲儿。”

危房改造工作势如破竹。目前全村易地搬迁9户,危房改造44户。“只有先让小家变美,村民的干劲才能更足!”柴磊总结道。

建设硬件

村民生活不再难

在工作中,柴磊常常思索:“山里的村民最需要啥?”

“有一天,我爬到村后山顶上往下看,终于明白了。”柴磊说。漆树沟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全村278户、989口人,不是“悬崖边”,就是“锅底坑”。山高、坡陡、涧深、沟窄,道路都是“剪刀弯”,最远走一趟就要15公里。多数群众出行,不是“上天路”,就是“走羊肠”,过河仅靠“木排桥”。

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出行受阻,这些都是造成漆树沟贫困的原因。柴磊跟镇纪委副书记、村扶贫工作队长田付三商量,两人和村两委班子很快确定:“要想富,先修路。”

南召县是贫困县,国家扶贫资金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资金需求量大,柴磊负责奔走争取,之所以能申请下来修路资金,在村支书石教生看来,“全凭一股干劲儿”。为了能从交通局争取多一点的修路资金,柴磊跑了不下四五次,每次带去的专题汇报材料都不断完善。他还把村里下雨道路出行不便的情况拍照并打印出来。他的这份坚持打动了交通局负责人,决定带队前去现场调研勘察。最终,交通局研究通过,拨付修路资金,使村里的路达到组组通、户户通。此外,柴磊还联系信访局,硬化大竹园广场600平方米,协调危房改造建房补贴11万元。

修路,要占用部分村民的门前路,柴磊觉得这又是一场硬仗。但没想到,村民们都很支持。贫困户陆明春说:“挖!大热天,柴书记为咱办好事,为啥不同意?”

再接再厉,柴磊又争取到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为村里建设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公厕等。

基础设施建好了,不仅方便群众,而且方便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贫困户张保安住在月落崖,上去一趟不容易。现在路好了,送油送面能省大力气。”田付三说。村支书石教生补充道:“村民来村部也更方便,群众和党员的关系能走得更近!”

两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漆树沟村修建10.02公里乡村公路及入户路,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修筑河堰,整修水渠,铺设安全饮水管网,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及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造提升,解决了用水难;开通增强了移动基站、网络通信,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标准化卫生室,全面实行新农合,缓解了看病难;村小学配备了合格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

发展产业

脱贫致富有指望

如何让老百姓的手里越来越有钱?一直是柴磊的着力点。一次会议让他得知镇里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柴磊感到:机会来了!“漆树沟村本来就有种植香菇的传统,但都是小打小闹,技术、设备、材料都比较落后,规模小、破损多,挣钱全靠运气。”柴磊说。回到村里,他立即开始实地走访调研,形成漆树沟村发展香菇产业的汇报材料,最终被镇里肯定,把漆树沟村作为镇里香菇产业的十个重点村之一。

离村部不远,一排排钢管架有些晃眼。“这是新式香菇大棚,一共60个。每个棚放2500袋香菇棒,至少用15年。”柴磊又指了指旁边的老式竹竿香菇棚,“老式棚容易变形、通风差,3年就得换一次。”

村里还有一个扶贫大车间,正等着烘干机、筛选机入库,那样就能延长漆树沟村的香菇产业链了。“有了产业,村民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柴磊说。

在省农科院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柴磊还组织村里种植大户、有意愿种植香菇的贫困户每年到西峡县、泌阳县等参观学习,掌握大规模种植香菇的先进技术。“种出好东西,销路就不用愁,何况现在还有合作企业统一收购兜底。”柴磊说。

家乡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口口相传。37岁的赵阳从小父母双亡,在舅舅家长大。之前他一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上学都供不起。如今在家建起香菇大棚,他说:“能在家门口挣钱,是最大的幸福,现在全家都脱贫了。这要感谢柴书记给我们找到了出路。”

为了提高香菇种植产品附加值,柴磊为村里申请了一个香菇分拣、烘干项目。去年7月17日正当午,气温高达38摄氏度,柴磊正在赵阳的香菇大棚里调研,突然感到不适,紧急送到医院,竟是突发心肌梗塞,立即被送进ICU。“医生说,再晚一个小时,就没命了。”赵阳说。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10天,柴磊又偷偷跑回村里,他放不下漆树沟村:“要是下雨把香菇搞坏了,我原谅不了自己。”在柴磊的紧盯下,村里的香菇产业配套工程如期完工。

柴磊还组织村里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两年累计培训104人次,转移就业104人。还协助村两委完成所有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帮24户群众申请小额贷款78万元……

“去年,漆树沟村7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71户,贫困发生率从当初的23%降到1.7%,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板山坪镇党委书记唐峰向柴磊竖起大拇指。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 0577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