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教育部门首次为“劳动”开会。从讨论成果来看,将学生的劳动课纳入必修课程,并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部分,将成为一种趋势。
读书的同时兼顾劳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自古就有“负薪挂角”的故事,近代以来教育界也有“学工学农”的倡导。即便在不少“70后”“80后”的记忆里,劳动片段还俯拾即是,做些家务、干点农活,把书本带到田间地头都再正常不过。但随着生活条件愈发优渥,劳动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也成为教学体系的短板。虽说“德智体美劳”的育人标准十分明确,但“劳”的份额微乎其微。特别是今天,“下了课就上网”是许多学生的“标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很多。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劳动,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眼下,很多“00后”“10后”与自然世界隔阂严重,对许多事物的认知基本来源于课本、网络。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锄禾》背得滚瓜烂熟,认识可能不如到田间地头干个把钟头农活来得深刻。当汗水流过脸颊,也就明白为何“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个意义上,将适量劳动融入到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强健体魄,去一去“公主病”“巨婴症”;一方面则利于涵养“不稼不穑可耻,勤勉耕作光荣”这一最为朴素的价值观。
以长远目光来看,劳动与否其实还影响着一代人的能力与品格。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谈到,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几代美国人,成长于农场环境中,整天与汽车和无线电打交道,动手能力很强,这正是这一年代不断涌现发明家、创新企业家的原因。将视线拉回到身边也不难发现,相较于许多孩子的“玻璃心”,他们的长辈们应付起工作生活的大事小情乃至遭遇重压和挫折时都坚强得多。平心而论,这些技能和品质并不神秘,不过是年少时大多历经了生活的磨炼。这样的现实提醒我们,劳动课必须开,而且必须开好,要让学生深度参与,不能沦为偶尔到农田厂房看几眼、拍个照的“水课”。
当代人对于教育的关注更甚以往。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做题应试考学,更包括人格的健全、心智的成熟。劳动应当成为一门必修课,期待学校与家庭形成共识,让孩子动动手、吃点苦,收获一个更健全的自己。(郑宇飞)
热图推荐
患者在“便民药房”购高价药引关注
美B-17轰炸机坠毁已造成至少7死8伤 伤者已送医
多哈田径世锦赛苏炳添、谢震业百米惊险晋级
三代考古人的“中国最早王朝”的探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