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历经5年努力,为重现开封“城摞城”奇观而进行的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发掘清理出我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填补了我国古代都城考古史的一项空白。
“这一发掘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八朝古都开封的城市发展史、黄河泛滥史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考古资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
唐代以前,瓮城主要见于军事重镇。到了宋代,瓮城第一次出现在都城建设中。“北宋东京城的都城地位在全国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这一筑城规制被写进宋代《营造法式》之中,成为后世修筑都城城池的定制。”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葛奇峰说。
北宋东京城的外城是一座城高池深、壁垒森严的军事城池,顺天门是其西墙上连接御道的正门,始建于五代后周,废弃于金代灭亡时期,共计存用277年。宋神宗时期,为了加强城门防御功能,于1075年开始修建瓮城城门以及敌楼、马面、马道、壕堑等。
此次考古揭示了五代至北宋时期顺天门主城门由单门道到三门道、瓮城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以及其规模、形制、城门基础建筑方法等。
发掘显示,顺天门瓮城是一座方形瓮城,整个门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100米,为“直门两重”。城门和瓮门均为砖砌而成,整个瓮城城墙主体使用黄褐色纯净黏土夯筑而成。瓮城城墙现存宽度为18米至20米,残存高度1米至4米,距现地表深5米至9米。
顺天门的主城门为一门三道布局,南北面宽54.2米,东西进深23.8米,由墩台、隔墙、门道组成。
古都开封地处黄河南岸,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从战国时代到清代2000多年间的6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不同时期城址上下垂直抬升、而非水平移动的“城摞城”特征,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见。
1982年,顺天门在宋城文物调查钻探中被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封市2012年4月启动“城摞城”顺天门遗址项目。5年来,发掘面积3500余平方米,清理出宋代至清代房基、灰坑、窑址、水井和田地、树木遗迹,出土器物标本2900件(套)及大量陶瓷器残片。
“这是北宋东京城遗址考古史上规模最大、发掘地层最完整的一次考古发掘,也是首次对东京城城门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刘海旺说,“此次考古也是古今重叠型城址考古的一次有益探索。”
热图推荐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 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一鼓作气”
国家旅游局:端午假日前两天出游人次高达6630万
6月新规:贩卖个人信息入罪 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